《鹧鸪天(和持国)》
时间: 2025-01-27 04:56: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腊后春前暖律催。
日和风软欲开梅。
公方结客寻佳景,我亦忘形趁酒杯。
添歌管,续尊罍。
更阑烛短未能回。
清欢莫待相期约,乘兴来时便可来。
白话文翻译:
腊月过后,春天来临,温暖的律令催促着万物复苏。
阳光和煦,微风轻柔,梅花即将绽放。
朋友们正聚在一起,寻求美好的景致,我也沉醉于酒杯之间,忘却了形体。
添上歌声,续上酒罐。
夜已深,蜡烛已经短小,却还未能离去。
美好的欢乐无需等待约定,兴致来了就随时可以来。
注释:
- 腊后:指农历腊月结束后。
- 暖律催:温暖的天气来临,催促万物生长的节令。
- 公方结客:朋友们在一起聚会,寻求美好的景色。
- 忘形:忘却了自己的形体,形容沉醉于当下的欢乐。
- 尊罍:古代酒器,表示饮酒。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梅”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用于表达诗人的情操。
- “清欢”可视为对简单快乐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纯仁,字子固,号云山,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腊月与春天交替之际,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鹧鸪天(和持国)》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人际交往的词作。诗人在腊月结束、春天来临之际,感受到温暖的气息,阳光和煦、微风轻柔,梅花即将绽放,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这种生机勃勃的意象,正是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期待。
诗中提到的“公方结客寻佳景”让人感受到人际交往的温暖与亲切。在这样的美好时光里,诗人沉浸于饮酒作乐中,忘却了形体的束缚,表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夜色渐深,烛光微弱,诗人却不愿意回去,显示出对当下欢乐时光的珍惜。
最后一句“清欢莫待相期约,乘兴来时便可来”,更是点明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快乐的时光无需等待约定,只要心中有兴致,随时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这种洒脱的生活理念,在当今社会中依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腊后春前暖律催:春天的温暖气息在腊月后悄然来临。
- 日和风软欲开梅:阳光温和,微风轻柔,梅花即将绽放。
- 公方结客寻佳景:朋友们正在聚会,寻求美好的景致。
- 我亦忘形趁酒杯:我也沉醉于酒杯之间,忘记了自己。
- 添歌管,续尊罍:继续增添歌声,续上酒罐。
- 更阑烛短未能回:夜已深,蜡烛短小,依然不愿离去。
- 清欢莫待相期约:美好的欢乐无需等待约定。
- 乘兴来时便可来:心中有兴致,随时都可以来享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和风软”与“更阑烛短”形成对比。
- 拟人:将春天的温暖、梅花的绽放拟人化,生动形象。
- 排比:诗中多次用“添”、“续”排比,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强调享受当下的快乐,体现了一种洒脱、自由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象征高洁、坚韧,春的使者。
- 酒杯:代表欢聚与享乐,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 烛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夜晚的氛围,增加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A. 哀伤
B. 高洁
C. 复杂 -
“清欢莫待相期约”表达了什么思想? A. 期待约定
B. 享受当下
C. 忘记快乐
答案:
- B. 高洁
- B. 享受当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欢聚的热爱。
- 李白《将进酒》:体现了饮酒作乐的豪情。
诗词对比:
- 比较范纯仁与李白的饮酒诗,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范纯仁更显温和细腻,李白则豪放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