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日忆大兄督运巴里坤》

时间: 2025-01-11 06:21:16

久出居延塞,秋高绝域边。

一轮仍汉月,万里入胡天。

弥觉丹心苦,应愁皓魄圆。

同怀当此夕,相望益缠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出居延塞,秋高绝域边。
一轮仍汉月,万里入胡天。
弥觉丹心苦,应愁皓魄圆。
同怀当此夕,相望益缠绵。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我身处居延的边塞,秋天高远而壮阔。
一轮明月仍然挂在汉国的天空,千里之外映入胡人的天空。
我愈发感到心中苦闷,应该会为这皓月的圆满而愁苦。
同样在这个夜晚,我们彼此相望,思念愈发缠绵。

注释:

字词注释:

  • 居延塞:古代边疆地区,今内蒙古和新疆一带,象征着孤独和离别。
  • 汉月:指汉朝的明月,承载着汉民族的情感与记忆。
  • 胡天:指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空,代表异乡与远离故土。
  • 丹心:赤诚的心,表达对兄长的思念之情。
  • 皓魄:明亮的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典故解析:

  • :古往今来,月亮常被用作思念、团圆的象征,尤其在中秋节,团圆与思念更为突出。
  • 居延塞:历史上是汉朝边防重地,常用来象征戍边士兵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予望,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边疆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节,诗人身处边塞,借助月亮表达对兄长的思念,反映了边疆生活的孤独与对故土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描绘了秋高气爽的边疆景象,给人一种辽阔而孤寂的感觉,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的“汉月”与“胡天”的对比,体现了文化的差异与心灵的距离,使得思乡之情愈加深厚。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丹心苦”来暗示自己内心的煎熬,显示出对兄长的深切思念。诗的最后两句则通过“相望益缠绵”传达出一种深情的呼唤,生动地描绘了思念带来的情感交织。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个人的情感又具有普遍的共鸣,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出居延塞:长期生活在边疆,暗示孤独与寂寞。
  • 秋高绝域边:秋天高远,边疆的环境更加辽阔而冷清,体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一轮仍汉月:月亮依然明亮,代表着团圆的希望。
  • 万里入胡天:月光照在异乡的天空,突显出距离的遥远与思念的深沉。
  • 弥觉丹心苦:心中的思念与愁苦愈加明显,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煎熬。
  • 应愁皓魄圆:暗示对团圆的渴望与对兄长的牵挂。
  • 同怀当此夕:同在这个夜晚,彼此思念。
  • 相望益缠绵:越是相望,思念便越发深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汉月”与“胡天”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月亮与思念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中秋月为引,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兄长的深情,展示了边疆士兵的孤独与无奈,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团圆、思念与乡愁。
  • :象征成熟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心境。
  • 边塞:象征着远离家乡的孤独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月”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星星
    • B. 汉朝的明月
    • C. 胡人的月亮
    • D. 秋天的月亮
  2. “丹心”在诗中代表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思念
    • C. 喜悦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李予望的诗更加强调边塞的孤独感和对亲人的思念,而李白的诗则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思乡情绪。两者都以月亮作为思念的媒介,但情感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