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返南荒日,君临旧许初。
笑谈宽老病,旌旆拥茅庐。
酒盏开虽数,溪堂到尚疏。
谁言生死隔,近在浃旬余。
白话文翻译:
我回到南方的荒野,阳光正好。你在故乡的旧地上初次登场。
我们笑谈着老病,心情宽松,旌旗在茅庐前飘扬。
虽然酒杯开得不多,溪边的堂屋依然显得冷清。
谁说生与死相隔遥远?其实就近在这十天之内。
注释:
- 南荒:指南方的荒野或偏远地区。
- 旌旆:指军旗或旌旗,在这里象征着欢聚的气氛。
- 茅庐: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象征着隐居生活。
- 浃旬:指十天,古代对十天的称呼。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南荒”可能与作者的隐居生活有关,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君临旧许初”则暗示与友人的重聚,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和珍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頔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见长,主张以文会友,提倡自然清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辙与友人重聚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喜悦和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面对老病和生死时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以轻松愉快的笔调,表达了对友人重聚的欣喜之情。开篇“我返南荒日,君临旧许初”,描绘了诗人归来之时的温暖阳光,寓意着旧友重聚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笑谈宽老病”,则体现了诗人在面对衰老和疾病时的豁达,展现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和互相的安慰。
“酒盏开虽数,溪堂到尚疏”,酒虽不多,却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份温暖和亲切。最后一句“谁言生死隔,近在浃旬余”,更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生与死的界限在此刻变得模糊,友谊和重聚的珍贵让人不由得感慨万千。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间最珍贵的情谊与生命的无常,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返南荒日:诗人回到南方的荒野,阳光明媚,寓意着希望与温暖。
- 君临旧许初:友人首次来到旧地,暗示重逢的喜悦。
- 笑谈宽老病:轻松地谈论着衰老与疾病,表现出乐观的生活态度。
- 旌旆拥茅庐:军旗飘扬在茅庐前,象征着欢聚的热闹场面。
- 酒盏开虽数:虽然酒杯不多,但仍然可以感受到聚会的温暖。
- 溪堂到尚疏:溪边的堂屋显得冷清,暗示着友人相聚的珍贵。
- 谁言生死隔:质疑生死之间的隔阂,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 近在浃旬余:生与死其实是如此接近,令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酒盏开虽数,溪堂到尚疏”,形成对称的结构。
- 比喻:通过“旌旆”象征友谊的热烈与欢聚的气氛。
- 反问:通过“谁言生死隔”引发深思,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人重聚的场景,探讨了生死与友谊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友谊的重视,蕴含着浓厚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荒:象征着隐居与宁静。
- 旌旆:象征着欢聚与热情。
- 茅庐:象征着质朴与悠然自得。
- 酒盏:象征着团聚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荒”指的是哪里? A. 北方的城市
B. 南方的荒野
C. 西部的山脉
D. 东海的海岸 -
“谁言生死隔”的意思是?
A. 生与死是遥远的
B. 生与死是相互独立的
C. 生与死其实并不隔绝
D. 生与死是无法理解的 -
诗中提到的“笑谈宽老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衰老的恐惧
C. 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
D. 对友谊的怀疑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命的感悟,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而苏辙则显得更加细腻和沉静。两者虽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同样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