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大风感怀赋吴体》
时间: 2025-01-27 03:56: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闻大风感怀赋吴体
故都宫阙污膻腥,
原野久稽陈大刑。
未须校尉戍西域,
先要将军空朔庭。
意言挥戈可退日,
身乃读书方聚萤。
病起窗前发如雪,
夜闻风声孤涕零。
白话文翻译:
在故都的宫阙中弥漫着污浊的气味,
原野上长久以来都在执行严酷的刑法。
不必再让校尉驻守西域,
首先应当让将军在空荡的朝廷里。
意在挥舞武器也能让太阳退去,
而我此刻却只想在灯下读书聚集萤火虫。
生病时坐在窗前,白发如雪,
夜里听着风声,孤独的泪水流淌。
注释:
- 故都:指的是作者所居住的旧都城,隐含对故国的思念。
- 宫阙:指皇宫的建筑。
- 污膻腥:形容政权腐败,气味难闻。
- 校尉:古代军官的职称。
- 戍:驻守。
- 将军:军队的高级指挥官。
- 朔庭:指空旷的朝廷,形容没有实权。
- 挥戈:指挥动武器,象征战争。
- 聚萤:在灯下读书,暗喻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
- 孤涕零:孤独流泪,表达伤感和无奈。
典故解析:
- 故都宫阙:指代历史上曾经繁荣的地方,暗示对昔日辉煌的追忆。
- 西域:指西方的边境地区,常常与征战联系在一起,反映出诗人对战争的疲惫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豪放,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个人的遭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动荡不安之际,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时政的忧虑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处境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深刻揭示了诗人对故国的忧虑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以“故都宫阙污膻腥”切入,展示了诗人对故国的失望与愤懑。接着,诗人通过“未须校尉戍西域,先要将军空朔庭”的对比,表现出对国家治理的深思。诗人在这段时间里,虽然身处动荡之中,但他更希望能够通过书籍和知识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力量。最后两句中,诗人以“病起窗前发如雪”自喻,体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夜晚的风声更是引发了他的孤独和愁绪。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个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都宫阙污膻腥:借用故都的腐败气味,提及国家的动荡和腐败。
- 原野久稽陈大刑:暗示对人民苦难的关注,强调严酷的政权。
- 未须校尉戍西域:不再需要外战争的军队,表明对内政的重视。
- 先要将军空朔庭:呼吁应当重视国家的内政与治理。
- 意言挥戈可退日:象征通过战争或武力来解决问题。
- 身乃读书方聚萤:表现出诗人内心渴望宁静和智慧的追求。
- 病起窗前发如雪:诗人身患疾病,体现出生命的脆弱。
- 夜闻风声孤涕零:孤独感与对往昔的怀念交织,表达了深切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西域”与“朔庭”的对比,反映出对现状的批判与追问。
- 比喻:如“发如雪”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白发苍苍的状态。
- 拟人:通过“夜闻风声”赋予风声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的病痛和孤独为背景,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故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索,表达了一种渴望和平与安宁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宫阙:象征权力与政治。
- 风声:代表孤独与思索。
- 萤火虫:象征知识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故都宫阙污膻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故国的热爱
- B) 对故国的失望和愤懑
- C) 对战斗的渴望
- D) 对自然的赞美
-
“夜闻风声孤涕零”中的“孤涕”指的是什么?
- A) 孤独的泪水
- B) 孤单的生活
- C) 朋友的离去
-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 B) 对故国的失望和愤懑
- A) 孤独的泪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的另一首作品,表达了对秋天和生命的思考。
- 《登高》:王之涣的诗作,展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哲思。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作品中都关注国家命运,陆游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现实的描绘。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相关古代诗词研究书籍
- 关于宋代文学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