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 忆别》
时间: 2025-01-26 02:59: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恨宵长,怎禁它隔巷疏砧敲碎。桃笙乍荐,无奈嫩凉如水。鸳帏悄闭。听修竹谱成商吹。凭一粟灯剪秋心,絮尽别离滋味。依然拥衾无寐。便兰篝香烬,蝶魂来未。红蕤枕角,湿透几丝清泪。三分酒病,更拼抵十分憔悴。还只怕鹦鹉惊寒,唤人早起。
白话文翻译
已然恨这一夜漫长,怎能忍受隔巷传来的砧板敲打声?桃花笙乐器刚刚送来,却无奈这凉意如水般渗透。鸳鸯帐帏悄然闭合,静听修竹发出的商音。凭着一盏灯火剪断秋心,满是别离的滋味。依旧抱着被子难以入眠,兰香篝火已熄,蝴蝶的灵魂是否还未归来?红蕤花枕头的角落,渗透了几丝清泪。饮了三分酒,反而更显得十分憔悴。唯恐鹦鹉在寒冷中惊醒,催促人早起。
注释
- 已恨宵长:已经恨夜晚太长。
- 隔巷疏砧敲碎:隔着巷子,听到疏朗的砧声。
- 桃笙乍荐:桃花笙乐器刚刚送来。
- 鸳帏:鸳鸯的帐子,象征着情侣之间的私密空间。
-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着清幽的环境。
- 凭一粟灯:依靠一盏微弱的灯。
- 秋心:秋天的心情,常常与思念、离别相关。
- 兰篝:兰香的篝火。
- 蝶魂:蝴蝶的灵魂,象征着爱情的追忆。
- 三分酒病:三分的酒,带来醉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左锡嘉,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主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情感离别时,表现出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惆怅。这种情感与清代社会的风俗有密切关系,常常在文人之间流行。
诗歌鉴赏
《一枝春 忆别》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孤独与惆怅。诗中反复提到夜晚的漫长与思念的深重,表现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开头的“已恨宵长”直接点出主题,展现了夜晚的沉郁与难耐。接着,诗人通过“隔巷疏砧敲碎”的意象,描绘了即使距离遥远,心中思念却依然如影随形。桃笙的“乍荐”与“嫩凉如水”则象征着爱情的来临与心情的微妙变化。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融合了对自然的感知,形成了独特的意境,带给读者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恨宵长”:表达了对漫长夜晚的无奈与厌倦。
- “怎禁它隔巷疏砧敲碎”:无奈面对隔巷的声响,折磨着思念的心情。
- “桃笙乍荐,无奈嫩凉如水”:桃花乐器的美好也无法掩盖心中的凉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嫩凉如水”,将凉意比作清水,突显其无情与冷淡。
- 拟人:如“鸳帏悄闭”,使帐子具有了情感,增加了孤独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的思念展开,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怀念与对生活冷清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宵长:象征着孤独的等待。
- 桃笙: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温柔。
- 鸳帏:象征着情侣间的亲密与隔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笛子
- B. 桃笙
- C. 琵琶
- D. 古筝
-
诗中的“依然拥衾无寐”中“无寐”意指?
- A. 入睡
- B. 无法入眠
- C. 梦游
- D. 醒来
答案:
- B. 桃笙
- B. 无法入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相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一枝春 忆别》都以思念为主题,但前者侧重于乡愁,后者则更为细腻,充满了对爱情的深切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