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带 为吴陵宫掌雷赋催妆词》
时间: 2025-04-27 11:14: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合欢带 为吴陵宫掌雷赋催妆词》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羡绯罗烛吐银墙。
灯影背响鸣珰。
夹路如花还似雾,
戟门前步步荀香。
剧怜春夜,花融锦瑟,
月亚金堂。
况画眉夫婿,清河小弟,
杜曲诸郎。
纱笼徐引,绣幕斜张。
蓝桥捣就元霜。
琼岛仙花偏并蒂,
珠帘畔一朵笙囊。
朝来更喜,五铢裙细,
百子钗长。
问傍人宜称何如,
生憎唤作宫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华美场景,银色的墙壁映衬着绯红的烛光,灯影摇曳,响声如响铃。道路两旁的花朵如雾般缥缈,走近戟门,步履间似乎弥漫着荀香。春夜令人怜惜,花朵与锦瑟交融,月光洒在金色的殿堂上。更有那画眉的丈夫、清河的小弟和杜曲的诸位才子。纱帘轻轻拉开,绣幕微微倾斜。蓝桥上捣制的元霜,琼岛上的仙花竟然是双生的,而在珠帘旁边还有一朵笙囊。早晨更是令人欢喜,穿着五铢裙,佩戴着百子钗。问旁边的人该如何称呼,生怕被叫作宫妆。
注释:
- 羡:羡慕,赞美。
- 绯罗:一种红色的丝绸。
- 鸣珰:指佩戴的装饰物发出的声音。
- 荀香:一种香气,可能指荀子的香气。
- 剧怜春夜:非常怜惜春夜。
- 画眉:画眉鸟,象征美丽的女子。
- 清河:可能是指清河小弟,身份地位的象征。
- 琼岛:象征着美丽的地方。
- 元霜:指一种白色的霜,象征着纯洁。
- 五铢裙:一种细腻的裙子,象征着华美的装扮。
- 宫妆:宫廷的妆容,带有一定的贬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5年-约1710年),字梦阮,号若水,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以清丽、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宫廷生活繁华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华美的夜景和女性的妆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与赞美。诗中表现出对春夜的深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清代文化的典雅与细腻。
诗歌鉴赏:
《合欢带 为吴陵宫掌雷赋催妆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夜的华美场景,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与修辞,构建了一个富有层次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诗的开头通过“羡绯罗烛吐银墙”来营造一种温柔而华丽的氛围,烛光与银墙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夜的静谧与美丽。接着,“灯影背响鸣珰”描绘了灯光照射下的影子与佩饰的声响,生动地展现出一种富丽堂皇的场景。
诗中多次提到的“春夜”“花”“月”等意象,交织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表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况画眉夫婿,清河小弟,杜曲诸郎”的提及,暗示了当时社会中的各种社交关系与人际网络,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与情感深度。
此外,最后几句“问傍人宜称何如,生憎唤作宫妆”则从个人情感出发,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不满,反映了人们在繁华背后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渴望。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个诗歌更具深度,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羡绯罗烛吐银墙:描绘烛火映照下的银色墙壁,营造出华丽的夜景。
- 灯影背响鸣珰:灯光的影子与装饰的声音,增强了夜晚的生动感。
- 夹路如花还似雾:路两旁的花朵如雾一般朦胧,表现出春天的柔美。
- 戟门前步步荀香:走在戟门前,香气扑鼻,更添春夜的氛围。
- 剧怜春夜,花融锦瑟:深切地怜惜春夜,花香与音乐交融,表现出夜的美好。
- 月亚金堂:明月洒落在金色的殿堂上,增添了夜的神秘感。
- 况画眉夫婿,清河小弟,杜曲诸郎:提及各类人物,表现出当时社交圈的丰富。
- 纱笼徐引,绣幕斜张:轻轻拉开的纱帘与倾斜的绣幕,增添了情境的柔美。
- 蓝桥捣就元霜:蓝桥上制成的元霜,象征着清丽与纯洁。
- 琼岛仙花偏并蒂:仙花并蒂,寓意美好的事物双双相伴。
- 珠帘畔一朵笙囊:珠帘旁的笙囊,表现出音乐与美的结合。
- 朝来更喜,五铢裙细,百子钗长:早晨的喜悦与华美的装扮,展现出女子的美丽。
- 问傍人宜称何如,生憎唤作宫妆:对旁人的称呼的思考,表达了对宫廷妆容的无奈与反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雾,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灯影背响鸣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列举不同人物,展现出丰富的社交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和妆容的描绘,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在繁华背后隐藏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绯罗:象征华丽与美丽。
- 银墙:代表安静与优雅。
- 荀香:春天的气息,象征生命力。
- 画眉:美丽的女子,象征爱情。
- 蓝桥:象征纯洁与浪漫。
- 元霜:象征洁白与清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羡绯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颜色的丝绸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品 -
“灯影背响鸣珰”这句中“鸣珰”指的是什么? A. 鸟鸣
B. 装饰物的声音
C. 风声
D. 水声
测试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平调》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清平调》同样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和华丽的场景,但更侧重于对爱情的直接表达,而陈维崧的《合欢带》则更注重环境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陈维崧研究》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合欢带 为吴陵宫掌雷赋催妆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