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雪竹》
时间: 2025-01-10 22:46: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薛宝钗·雪竹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
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
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
无复绿猗猗,何如在淇澳?
寒林尽白封,奚第琅玕独。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
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
搦管坐空斋,不听声谡谡。
缅怀文典可,佳画添几幅。
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大雪和北风的寒冷场景,家家户户都在寒冷中生活,白屋显得格外贫寒。即使是高大的玉树,也无法在这样的天气下生长,反而压倒了成千上万的竹子。诗人感叹高洁的志向像云一样高,却不敢像滕六那样高傲;君子本应虚心,甘愿低头屈服。眼前的景象已无青翠的竹林,何不回想淇澳的美好?寒冷的树林都被白雪覆盖,难道只有那独自的琅玕没被封住?寒梅也无法忍受,何止是君子缩头避寒?在小窗前读书,却看不见青翠的竹子;提笔在空荡的书斋,不听见丝竹的声音。缅怀古代的文典,或许可以增添几幅佳画。更令人思念的是那些躺卧的人,岂止是没有肉食可吃?
注释
- 北风催:指北风的呼啸声催促着雪的降临。
- 贫白屋:家家户户的房屋因大雪而显得贫寒,白色的屋顶与白雪融为一体。
- 玉树:比喻高大而美丽的树木,象征理想与志向。
- 滕六:指的是滕王高阁的滕六,暗示高人。
-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
- 淇澳:指淇水和澳洲,象征理想的栖息地。
- 琅玕:一种美丽的石头,象征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环山樵,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大雪纷飞的寒冬,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理想与志向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雪竹》通过描绘大雪与北风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大雪和北风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压抑的氛围,家家户户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显得格外艰难。诗中提到“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威力,也隐喻了理想与志向在现实面前的脆弱。
接下来,诗人以“高节志凌云”表明理想追求,却又谦虚地承认不能像滕六那样自负,体现了君子的虚心与低调。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寒林、寒梅的意象,进一步揭示了环境的凌冽与生存的艰辛,表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最后,诗人转向个人的反思,强调了文化与精神的追求。在寒冷的环境中,读书、写作成为了他内心的慰藉。整首诗在严寒的外界中找到了内心的温暖,展现了对人性、理想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观察,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大雪北风催:描绘了恶劣天气的来临。
- 家家贫白屋:反映了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
- 玉树犹难伸:理想的追求在现实中受到压制。
- 压倒千竿竹:比喻精神的压迫感。
- 高节志凌云:志向高远,渴望追求。
- 不敢当滕六:自谦,不敢自负。
- 君子本虚心:阐述君子的品德。
- 甘自低头伏:强调谦逊。
- 无复绿猗猗: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 何如在淇澳:怀念理想的生活。
- 寒林尽白封:自然的严寒。
- 奚第琅玕独:孤独的美好。
- 寒梅也不禁:强调寒冷的压迫。
- 何只君瑟缩:不仅是对君子的影响。
- 读书小窗前:寻求知识的庇护。
- 不见青矗矗:缺少生机的景象。
- 搦管坐空斋:体现孤独的写作状态。
- 不听声谡谡:缺少灵感。
- 缅怀文典可:对文化的追求。
- 佳画添几幅:追求美的生活。
- 更思僵卧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 岂只食无肉:不仅是物质的缺乏。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例如“寒林尽白封”与“寒梅也不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环境的压迫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严寒的自然环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志向与生活境况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人内心对文化与精神追求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雪:象征寒冷与压迫。
- 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 梅:象征不屈与孤独的美。
- 书窗:象征知识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 琅玕:象征珍贵的理想与孤独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滕六”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位历史人物
- C. 一种建筑
- D. 一种乐器
-
“寒梅也不禁”中“禁”的意思是?
- A. 允许
- B. 忍受
- C. 禁止
- D. 藏匿
-
诗人在小窗前读书时,看不见什么?
- A. 青竹
- B. 白雪
- C. 梅花
- D. 玉树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梅花》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雪竹》都描写了雪的场景,但前者更侧重于离别与思乡情感,而《雪竹》则更深入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出一种哲理性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