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日大雨》

时间: 2025-01-10 19:28:21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白话文翻译:

狂风驱动着急促的雨水洒落在高高的城墙上,乌云压顶,偶尔传来轻微的雷声。雨过之后,不知道那龙在何处,四周的池塘里,草色青青,万千青蛙齐声鸣叫。

注释:

  • 高城:指高大的城墙。
  • 轻雷:形容雷声轻微。
  • 龙去处:龙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雨水或水源,这里表达了雨过后对龙(象征雨水来源)的思考。
  • 池草色:指池塘里的草色,形容生机勃勃。
  • 万蛙鸣:形容池塘里青蛙成群,发出鸣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天池,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文见长,风格多样,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农耕时期,降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通过描绘一次大雨的场景,反映出自然与生命的关系,以及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描写大雨为主线,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开头两句以“风驱急雨洒高城”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场景,狂风与急雨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和力量。接着,“云压轻雷殷地声”中的“轻雷”与“殷地声”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宁静,展现出雨中自然的和谐与变化。

最后两句转而思考雨过后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不知龙去处”表现了对于自然力量的思索,而“一池草色万蛙鸣”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欢快。全诗在描写中富有哲理,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也有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驱急雨洒高城:风猛烈地驱赶着急促的雨,雨水洒落在高城之上,展现出雨势的强烈。
    • 云压轻雷殷地声:乌云压低,轻微的雷声在大地上回响,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宁静的氛围。
    • 雨过不知龙去处:雨过之后,不知道那象征雨水的龙去往何处,反映出对自然力量的思考。
    • 一池草色万蛙鸣:池塘里的草色变得翠绿,成群的青蛙在鸣叫,表现了生机与活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象征为“龙”,寓意深远。
    • 拟人:通过“轻雷”的描写,使自然现象更具生命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大雨带来的自然景象,探讨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变化和力量。
  • :象征着滋润与生命的源泉。
  • :代表着自然力量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 草色: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生机。
  • 蛙鸣: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什么?

    • a) 火
    • b) 水
    • c) 风
  2. “一池草色万蛙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宁静
    • b) 生机
    • c) 悲伤
  3. 诗中描绘的天气情况是什么?

    • a) 晴天
    • b) 大雨
    • c) 雪天

答案

  1. b) 水
  2. b) 生机
  3. b) 大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与《春夜喜雨》相比,刘基的《五月十九日大雨》侧重于描绘暴雨的气势与生机,而杜甫的诗则更加细腻地体现了春雨带来的温暖与希望。两者在描写自然景象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