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书》

时间: 2025-01-24 04:07:00

古人竟何之?

见此秦时月。

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

澹对不相闻,秋风天籁发。

欹枕研至精,凛冽砭吾骨。

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天伐。

蒲柳畏先零,燕石守金阙。

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夜读书
李瑞徵 〔清代〕

古人竟何之?见此秦时月。
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
澹对不相闻,秋风天籁发。
欹枕研至精,凛冽砭吾骨。
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天伐。
蒲柳畏先零,燕石守金阙。
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

白话文翻译:

古人究竟去了哪里?此时我仰望着秦朝的明月。
落日余晖洒在青色的书简上,仿佛我的冠履也在轻轻飘动。
面对这宁静的夜晚,我与世隔绝,秋风中传来天籁之音。
我倚枕而坐,潜心研读,寒意透骨。
鬼神虽能损害名声,泄露秘密也会受到天的惩罚。
蒲柳怕先秋风来临,燕石则守护着金色的宫阙。
何必为了这些琐事而忙碌,华丽的簪子又能宠爱短发到何种地步呢?

注释:

  • 古人:指古代的圣贤或杰出人物。
  • 秦时月:指秦朝时期的明月,象征着历史的悠久。
  • 青简:古代书籍,通常用青色的竹简或纸张。
  • 澹对:形容面对宁静的环境,内心平静。
  • 天籁:自然发出的声音,通常指美妙的声音。
  • 鬼神:古代信仰中,能影响人间事务的超自然存在。
  • 蒲柳:比喻柔弱的事物,象征容易受伤的状态。
  • 燕石:燕子与石头,象征护卫和守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瑞徵,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诗词清丽、情感细腻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夜,正值读书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夜读书》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出深邃的哲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诗的开篇以“古人竟何之”引入,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追溯和思考。随后,通过“秦时月”的提及,暗示了历史的悠久与沧桑,体现出诗人对古代智慧的向往与敬仰。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尤其是“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描绘了秋夕时分,书卷与自身融为一体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秋风中的“天籁”声更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诗人的心灵共鸣。

最后,诗人以“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收尾,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似乎在质疑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生观,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真理的追求。这种对比使整首诗在理性思考与感性体验之间达成了美妙的平衡,展现了李瑞徵深邃的思考和高雅的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人竟何之?见此秦时月。
    诗人首先抒发对古代人杰的思念,借明月引入古代的华美与辉煌,表达对历史的敬仰。

  2. 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
    描绘夕阳余晖照在书简上的情景,生动表现出诗人在研读时的专注与意境。

  3. 澹对不相闻,秋风天籁发。
    诗人感受到秋风带来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妙,显得心灵愈加宁静。

  4. 欹枕研至精,凛冽砭吾骨。
    通过倚枕读书,表现出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体现出秋夜的寒意与孤独。

  5. 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天伐。
    反思名声的脆弱与世俗的压力,警示世人要谨言慎行。

  6. 蒲柳畏先零,燕石守金阙。
    用蒲柳和燕石比喻脆弱与坚固,暗示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执着。

  7. 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
    最后以反思结束,抒发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强调内心的追求与价值观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冠履若飘忽”,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蒲柳畏先零”,形象地比喻脆弱的生命状态。
  • 拟人:如“秋风天籁发”,使自然有了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古今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真理的追求,是对繁忙世俗生活的一种质疑与反思。

意象分析:

  • 古人:象征智慧与传统,代表人类的历史。
  • 秦时月:历史的象征,代表光辉与荣光。
  • 青简:书籍的象征,代表知识与求知。
  • 秋风: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环境。
  • 华簪:象征世俗的名利与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夜读书》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李瑞徵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秦时月”象征什么?

    • A. 现代生活
    • B. 古代的辉煌
    • C. 秋天的景色
  3. 诗中“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 C. 对爱情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思考。
  • 《秋夕》:杜甫的作品,通过秋天的景色抒发人生苦短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李瑞徵的《秋夜读书》,两首诗都涉及到月亮与孤独的主题,但李白更强调饮酒的快意与洒脱,而李瑞徵则更注重对历史的反思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王国维《人间词话》
  • 朱自华《古诗词鉴赏》
  • 《清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