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教师枪歌》
时间: 2025-01-11 20:48: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教师枪歌 唐顺之 〔明代〕
老杨自是关东客,短衣长躯枣红面。 千里随身丈八矛,到处寻人斗轻健。 谓余儒生颇好武,一揖滚滚发雄辩。 坐惊平地起波涛,蠕蠕龙蛇手中现。 拨开双龙分海嬉,攒簇两蛇合穴战。 争先尽教使机关,缩退谁知卖破绽。 目上中眉犹自哂,绵中裹铁那能见。 满身护著不通风,百步撺来激流电。 飞上落下九点丸,放去收回一条线。 问君何为技至此,使我冯轩神雰眩。 答言少小传授时,五步七步画地践。 迩来操弄三十年,浑身化作枯树竿。 心却忘手手忘枪,眼前只见天花旋。 乃知熟处是通神,解牛斫轮安足羡。 因君亦解草书诀,君枪岂让公孙剑。
白话文翻译:
老杨是关东人,穿着短衣,身材高大,面色枣红。 他随身携带一丈八尺的长矛,四处寻找对手比试身手。 他告诉我,作为一个儒生,我对武术也颇有兴趣,我们一见面就热烈地辩论起来。 他的表演让我惊讶,仿佛平地起波涛,手中的枪如同蠕动的龙蛇。 他拨开双龙,分开海浪嬉戏,又像两蛇合穴般战斗。 他争先恐后地展示技巧,退缩时却故意露出破绽。 即使眉目间露出微笑,他的枪法却如绵中裹铁,难以察觉。 他全身防护得密不透风,百步之外的攻击如同激流电闪。 他的枪法如同飞上飞下的九点丸,放出去又能收回成一条线。 我问他为何技艺如此高超,让我感到神志恍惚。 他回答说,从小学习时,就在地上画步数练习。 近三十年来,他一直练习,身体如同枯树干。 心中忘记手,手中忘记枪,眼前只有旋转的天花。 他知道熟练到极致就能通神,解牛斫轮的技艺也不足为羡。 因为他也懂得草书的诀窍,他的枪法不亚于公孙剑。
注释:
- 关东客:指来自关东地区的人。
- 短衣长躯:形容身材高大,穿着短衣。
- 枣红面:形容面色红润。
- 丈八矛:一种长矛。
- 斗轻健:比试身手。
- 儒生:读书人。
- 一揖滚滚发雄辩:一见面就热烈地辩论。
- 蠕蠕龙蛇:形容枪法灵活如龙蛇。
- 拨开双龙分海嬉:形容枪法高超,能分开海浪。
- 攒簇两蛇合穴战:形容枪法如两蛇合穴般战斗。
- 目上中眉犹自哂:眉目间露出微笑。
- 绵中裹铁:形容枪法隐蔽而有力。
- 满身护著不通风:全身防护得密不透风。
- 百步撺来激流电:形容攻击迅速如电。
- 飞上落下九点丸:形容枪法灵活如飞丸。
- 放去收回一条线:形容枪法控制自如。
- 冯轩神雰眩:感到神志恍惚。
- 五步七步画地践:在地上画步数练习。
- 迩来操弄三十年:近三十年来一直练习。
- 浑身化作枯树竿:形容身体如同枯树干。
- 心却忘手手忘枪:心中忘记手,手中忘记枪。
- 天花旋:形容眼前景象旋转。
- 熟处是通神:熟练到极致就能通神。
- 解牛斫轮:指技艺高超。
- 草书诀:草书的诀窍。
- 公孙剑:指公孙大娘的剑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明代文学家、军事家。他精通兵法,擅长文学,尤其以散文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来自关东的武术教师老杨的枪法技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比喻,展现了老杨高超的枪法和对武术的热爱。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武术的理解和对技艺追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老杨枪法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武术的精湛技艺和对技艺追求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蠕蠕龙蛇手中现”、“拨开双龙分海嬉”等,生动地表现了老杨枪法的灵活和威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武术的热爱和对技艺追求的思考,如“乃知熟处是通神”等句,表达了对技艺熟练到极致就能通神的认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武术题材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杨自是关东客,短衣长躯枣红面。
- 描述老杨的外貌特征,来自关东,身材高大,面色红润。
- 千里随身丈八矛,到处寻人斗轻健。
- 描述老杨随身携带长矛,四处寻找对手比试身手。
- 谓余儒生颇好武,一揖滚滚发雄辩。
- 描述老杨与作者见面时的热烈辩论,展现了对武术的兴趣。
- 坐惊平地起波涛,蠕蠕龙蛇手中现。
- 形容老杨的枪法如平地起波涛,灵活如龙蛇。
- 拨开双龙分海嬉,攒簇两蛇合穴战。
- 形容老杨的枪法高超,能分开海浪,如两蛇合穴般战斗。
- 争先尽教使机关,缩退谁知卖破绽。
- 描述老杨在比试中争先恐后地展示技巧,退缩时故意露出破绽。
- 目上中眉犹自哂,绵中裹铁那能见。
- 形容老杨即使在微笑中,枪法也如绵中裹铁,难以察觉。
- 满身护著不通风,百步撺来激流电。
- 形容老杨全身防护得密不透风,攻击迅速如电。
- 飞上落下九点丸,放去收回一条线。
- 形容老杨的枪法灵活如飞丸,控制自如。
- 问君何为技至此,使我冯轩神雰眩。
- 作者对老杨的技艺感到惊叹,感到神志恍惚。
- 答言少小传授时,五步七步画地践。
- 老杨回答说从小学习时,就在地上画步数练习。
- 迩来操弄三十年,浑身化作枯树竿。
- 描述老杨近三十年来一直练习,身体如同枯树干。
- 心却忘手手忘枪,眼前只见天花旋。
- 形容老杨练习到忘我的境界,眼前只有旋转的天花。
- 乃知熟处是通神,解牛斫轮安足羡。
- 表达了对技艺熟练到极致就能通神的认识。
- 因君亦解草书诀,君枪岂让公孙剑。
- 因为老杨也懂得草书的诀窍,他的枪法不亚于公孙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蠕蠕龙蛇手中现”、“拨开双龙分海嬉”等,生动地表现了老杨枪法的灵活和威力。
- 拟人:如“争先尽教使机关”、“缩退谁知卖破绽”等,赋予枪法以人的行为特征。
- 对仗:如“飞上落下九点丸,放去收回一条线”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老杨枪法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武术的精湛技艺和对技艺追求的深刻理解。诗中融入了作者对武术的热爱和对技艺追求的思考,表达了对技艺熟练到极致就能通神的认识。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蠕蠕龙蛇、拨开双龙、攒簇两蛇、绵中裹铁、百步撺来、飞上落下、天花旋等。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生动地表现了老杨枪法的灵活和威力,如“蠕蠕龙蛇”形容枪法灵活如龙蛇,“绵中裹铁”形容枪法隐蔽而有力,“天花旋”形容练习到忘我的境界。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武术的技艺,也体现了对技艺追求的深刻理解和对武术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老杨是来自哪里的武术教师? A. 关东 B. 关西 C. 江南 D. 河北
- 老杨的枪法被形容为什么? A. 蠕蠕龙蛇 B. 绵中裹铁 C. 百步撺来 D. 飞上落下
- 老杨练习枪法多少年? A. 十年 B. 二十年 C. 三十年 D. 四十年
- 诗中提到的“解牛斫轮”是指什么? A. 技艺高超 B. 解牛和斫轮的技艺 C. 解牛和斫轮的典故 D. 解牛和斫轮的诀窍
答案:1. A 2. A 3. C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剑器行》:杜甫的作品,描绘了公孙大娘的剑法,与本诗中的枪法有相似之处。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杜甫的作品,同样描绘了公孙大娘的剑法,与本诗中的枪法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剑器行》与《杨教师枪歌》:两者都描绘了武术的精湛技艺,但前者更注重剑法的描绘,后者更注重枪法的描绘。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与《杨教师枪歌》:两者都描绘了武术的精湛技艺,但前者更注重剑法的描绘,后者更注重枪法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顺之的这首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唐顺之的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剑器行》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可以与本诗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