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

时间: 2025-01-11 06:28:52

太原兵重压强胡,莫对秋风忆鱠鲈。

万里天声扬紫塞,十年人望在黄枢。

定应松柏心无改,自信云龙道不孤。

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
范仲淹

太原兵重压强胡,
莫对秋风忆鱠鲈。
万里天声扬紫塞,
十年人望在黄枢。
定应松柏心无改,
自信云龙道不孤。
应笑病夫何所补,
独能安坐养桑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秋天的晚风中,面对外敌的压力,诗人不愿回忆往昔的美好,强调国家的安危和个人的责任。诗人在万里之外的边塞听到了战斗的号角,十年来的期望与愿景都集中于黄枢这个地方(指的是中央政权)。即使经历了风雨沧桑,诗人的心志如松柏一般坚定,信念不变,认为自己并不孤单。最后,诗人对那些年迈病弱的人表示,坐在这里养生也是一种安慰。


注释:

  • 太原: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
  • 强胡:指外族的强敌,特指北方的游牧民族。
  • 鱠鲈:鱠(jiǎ)是指一种鱼的吃法,鲈为鲈鱼,诗人在此处回忆美食,暗指对过往时光的惋惜。
  • 紫塞:指边疆地区,具有英雄气概的地方。
  • 黄枢:指中央政权的所在,象征着国家的希望与未来。
  • 松柏:象征长青和坚韧的精神。
  • 云龙:比喻有志之士,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桑榆:指晚年,古人常用桑榆比喻人生的晚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君复,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著称,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国家面临外敌威胁,诗人在政治上深具责任感,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与个人的坚定信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言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个人的坚定信仰。开头两句以“太原兵重压强胡”直接点明了国家面临的威胁,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接着,诗人以“莫对秋风忆鱠鲈”表达对美好往昔的淡然,表现出一种不愿沉溺于过去的决心。接下来的两句“万里天声扬紫塞,十年人望在黄枢”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对国家期望的执着。

后半部分“定应松柏心无改,自信云龙道不孤”则体现了诗人乐观的态度,强调了即使在逆境中,依然要保持信念和勇气。最后“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无常,传达出一种哲学思考:在国家未安之前,个人的安逸是无意义的,真正的价值在于为国家尽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范仲淹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原兵重压强胡:表明国家正受到外敌的威胁。
  2. 莫对秋风忆鱠鲈:告诫自己不要沉迷于过去的美好回忆。
  3. 万里天声扬紫塞:远方的战斗声响彻边塞,显示出外敌的逼近。
  4. 十年人望在黄枢:十年来大家对国家未来的期望都寄托在中央政府。
  5. 定应松柏心无改:即使面临困境,自己的信念如松柏般坚定。
  6. 自信云龙道不孤:有志之士并不孤单,仍有同道之人。
  7. 应笑病夫何所补:面对病弱者的无奈,感叹个人的局限。
  8. 独能安坐养桑榆:强调在个人安逸的同时,国家尚未恢复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松柏”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桑榆”比喻晚年生活。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诗中多次使用象征手法,传递更深层的思想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诗人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对比个人与国家的命运,展现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松柏:象征长青不衰的精神,代表坚韧。
  2. 云龙:象征有志之士,代表追求理想的志向。
  3. 桑榆:象征晚年,代表生命的终点和生活的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范仲淹
    • C. 杜甫
    •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强胡”指的是?

    • A. 外敌
    • B. 内乱
    • C. 自然灾害
    • D. 疫病
  3. “应笑病夫何所补”意在表达?

    • A. 个人的安逸是无意义的
    • B. 病弱者的生活很幸福
    • C. 对病弱者的同情
    • D. 反对年长者的安逸生活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范仲淹的《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范仲淹通过坚毅的态度展现个人的责任,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家国破碎的悲痛,风格上有着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范仲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