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

时间: 2025-01-27 03:22:19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

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

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

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意思解释

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

作者: 曾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
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
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
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阴影下的庭院里,春光明媚,鸟儿在清晨的阳光中欢快地鸣叫。小池塘的水面新涨,水波荡漾,两个女孩在水中嬉戏,忙着踢水。漂浮的浮萍散落,飘舞的柳絮轻盈而狂放。为了怜惜那些随风流逝的落花香气,她们衔着花瓣,向画梁的方向归去。

注释:

  • 柳阴: 柳树的阴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呢喃: 轻声细语,形容鸟儿的鸣叫。
  • 蹴水: 踢水,指在水中玩耍的动作。
  • 萍散漫: 荇草漂浮散落,形容水面上的浮萍。
  • 絮飘飏: 柳絮在空中轻盈飘动。
  • 流去: 随风而去,形容落花的无奈和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觌,字子美,号醉吟,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他的词风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春日,描绘了柳阴庭院的宁静与美好,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是一首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词作。开篇以“柳阴庭院占风光”引入,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庭院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交织在一起。接着,描绘了小池塘中水波荡漾的情景和孩子们嬉戏的快乐,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中多处使用了轻快的动词,如“蹴水忙”,活灵活现地展现了欢乐的气氛。

在意象上,柳树、池塘和飘舞的柳絮共同构成了春天特有的画卷,它们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结尾的“衔将归画梁”,更是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了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与惋惜。这种对青春的渴望与对流逝的感慨,使得整首词既有欢愉的气息,又透出淡淡的忧伤,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阴庭院占风光: 柳树的阴影笼罩着庭院,映衬出春日的美好。
  2. 呢喃清昼长: 鸟儿在清晨轻声鸣叫,伴随着漫长的白昼。
  3. 碧波新涨小池塘: 小池塘的水面因新涨而显得碧绿波光粼粼。
  4. 双双蹴水忙: 两个女孩在水中嬉戏,忙着踢水。
  5. 萍散漫,絮飘飏: 漂浮的浮萍散落,轻盈的柳絮在空中飘舞。
  6. 轻盈体态狂: 女孩们的身姿轻盈而自由,展现出青春的活力。
  7. 为怜流去落红香: 为了珍惜那些随风而去的花香。
  8. 衔将归画梁: 她们衔着花瓣,向屋檐回归,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 “柳阴”比喻宁静的环境,象征春天的生命力。
  • 拟人: “呢喃”赋予鸟儿以人类情感,使画面更生动。
  • 对仗: “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飘飏”中使用对仗手法,增强词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对青春欢乐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流逝美好的淡淡惋惜,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春天的生机、柔美和温情。
  • 池塘: 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孩子们的嬉戏则象征纯真与快乐。
  • 浮萍与柳絮: 体现了春天的轻盈与流动,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柳阴庭院”中的“柳阴”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影子
    b) 柳树的根
    c) 柳树的花

  2. 诗中“呢喃”一词最能表达什么样的情景? a) 鸟儿鸣叫
    b) 人声喧哗
    c) 风声呼啸

  3. “双双蹴水忙”描绘的是什么画面? a) 争吵的景象
    b) 孩子们在水中玩耍
    c) 人们在田间劳动

答案:

  1. a) 柳树的影子
  2. a) 鸟儿鸣叫
  3. b) 孩子们在水中玩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对青春的怀念。
  • 苏轼的《水调歌头》: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哲理。

诗词对比:

  • 曾觌与李清照在春天主题的诗词中,都强调了自然景物的美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但李清照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而曾觌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生动的场景。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曾觌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