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了堂净惠师示予寒食感怀二阕,因次其韵)》

时间: 2025-02-04 16:10:01

每上春泥向晓干。

花间幽鸟舞姗姗。

年华不管人将老,门外东风依旧寒。

投簪易,息机难。

鹿门归路不曾关。

羡君早觉无生法,识破南柯一梦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每上春泥向晓干。花间幽鸟舞姗姗。年华不管人将老,门外东风依旧寒。投簪易,息机难。鹿门归路不曾关。羡君早觉无生法,识破南柯一梦间。

白话文翻译:

每当春天的泥土渐渐干燥,清晨时分,花丛中的小鸟轻盈地翩翩起舞。年华流逝,却不管人渐渐老去,门外的东风依然是那么寒冷。放下簪子容易,但想要停下心机却很难。通往鹿门的归路从未关闭。羡慕你早已觉悟无生的道理,看透了南柯一梦的虚幻。

注释:

  • 春泥:春季的泥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幽鸟:指花间的鸟儿,幽静而美丽。
  • 东风:春风,代表温暖,但这里却带着寒意,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投簪:投下簪子,象征放下世俗的束缚。
  • 息机:停下心思,代表内心的宁静。
  • 鹿门:传说中道教的隐居之地,象征归隐与超脱。
  • 南柯一梦:出自《南柯太守传》,形容人生的虚幻与短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曾觌,字子美,号孤雁,宋代诗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人生感悟。
  • 创作背景:此诗在寒食节时创作,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道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春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心灵自由的渴望。开头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描绘春天的生机,然而随着对时间的回望,诗人感到一种无奈与寒意。年华不再,东风依旧,表示虽然外界依旧充满生机,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却难以掩饰。接着,诗人反思人生,提到“投簪易,息机难”,展现出一种放下世俗欲望的心态,但同时也意识到内心的烦恼与执念更难以释怀。最后一联以羡慕的口吻,表达对早已领悟无生法则的朋友的钦佩,揭示了对生命真谛的追求与思考。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鲜明,融自然与哲理于一体,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每上春泥向晓干":描绘春天泥土干燥的景象,暗示春天的来临。
    • "花间幽鸟舞姗姗":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鸟儿在花间舞动,象征生命的欢愉。
    • "年华不管人将老":时间无情,年华流逝,表现对老去的无奈。
    • "门外东风依旧寒":外面的春风依然寒冷,反衬内心的孤独。
    • "投簪易,息机难":放下世俗欲望容易,但内心的烦恼却难以释怀。
    • "鹿门归路不曾关":归隐的道路从未关闭,象征着追求心灵自由的可能性。
    • "羡君早觉无生法":羡慕已领悟人生真谛的朋友,表现对智慧的渴望。
    • "识破南柯一梦间":看破人生的虚幻,强调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喻为“南柯一梦”,形象而深刻。
    • 对仗:如“投簪易,息机难”,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音韵美感。
    • 拟人:春泥、东风等自然元素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春泥: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幽鸟:代表自由与生命的欢愉。
  • 东风:关联季节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 鹿门:象征归隐与超脱的理想。
  • 南柯一梦:代表人生的短暂与虚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温暖的春风 B. 寒冷的北风 C. 夏天的热风
    2. “投簪易,息机难”表示什么? A. 放下欲望容易,放下烦恼难 B. 放下烦恼容易,放下欲望难 C. 一切都很容易
    3. “南柯一梦”出自哪个典故? A. 《庄子》 B. 《红楼梦》 C. 《南柯太守传》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曾觌的《鹧鸪天》和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涉及人生短暂,但李白更强调及时行乐,而曾觌则倾向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