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楼独上
竹日驻微暑,松风生早秋。
闲寻来处路,独倚静中楼。
老景驱双毂,乡习挽万牛。
相随木上坐,脚底亦云浮。
白话文翻译:
在竹影下,阳光温和,微微的暑气依然残留;松风吹来,早秋的气息渐渐显现。我闲游于来时的路径,独自倚靠在这宁静的楼阁上。老旧的景象把双轮车赶走,乡间的习俗把千头万头的牛拉回。我在树上坐着,脚下仿佛也在云中漂浮。
注释:
- 竹日:竹子在阳光下的影子。
- 驻微暑:停留在微微的暑气中。
- 松风:松树间吹来的风。
- 老景:老旧的景象。
- 双毂:指车轮,形容车马的繁忙。
- 乡习:乡村的习俗。
- 万牛:形容数量众多的牛。
- 云浮:漂浮在云端,形容轻松自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君复,南宋诗人,婺州人。其诗风清新典雅,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作品有《范君复集》等,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范成大晚年,他在乡间过着隐逸生活,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西楼独上》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竹和松的描写,展现了夏秋交替的微妙时刻,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气候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个人的情感,诗人独自倚靠在楼阁上,感受到一种安静的孤独。在这孤独中,诗人将故乡的繁忙与宁静对比,表达了对乡土的眷恋和对过去的怀念。最后一句“脚底亦云浮”则升华了这种感觉,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状态,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日驻微暑:在阳光透过竹子的影子停留,微微的暑气依旧。
- 松风生早秋:松树间的风带来了早秋的气息。
- 闲寻来处路:我悠闲地寻找曾经走过的路。
- 独倚静中楼:独自倚靠在宁静的楼阁中。
- 老景驱双毂:旧时的景象驱散了车轮的喧嚣。
- 乡习挽万牛:乡间的习俗将成群的牛拉回。
- 相随木上坐:我与树木相伴坐着。
- 脚底亦云浮:脚下仿佛也在云中漂浮,象征轻松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心灵的宁静。
- 拟人:以“老景”驱动车轮,给景象赋予生命。
- 对仗:如“竹日驻微暑,松风生早秋”,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土的思念,展现了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超脱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与松:象征自然的清幽与高洁,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楼阁:象征隐逸生活的宁静场所。
- 牛:象征乡土的丰饶与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竹日驻微暑”描绘了什么样的气候?
- A. 寒冷
- B. 微微的暑气
- C. 暴雨
-
“独倚静中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孤独
- B. 喧闹
- C. 忧伤
-
诗中提到的“乡习挽万牛”是什么意思?
- A. 形容乡村的繁忙
- B. 描述乡村的宁静
- C. 形容诗人的孤独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范成大这首诗的对比: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而范成大的诗则更侧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范成大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