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时间: 2025-01-26 07:26:54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灞岸晴来送别频,
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
争解垂丝绊路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丽场景,诗人在灞河岸边送别朋友,频繁而又依依不舍。两人相互依偎,感受到春天的浓烈情感。即使是自家飘散的柳絮也显得如此无定,难以安放,它们为何要垂下丝条,拦住路人呢?

注释:

  • 灞岸:指的是灞河的岸边,灞河是长安附近的一条河流。
  • 送别:送行,指送别朋友或亲人。
  • 相偎相倚:两人紧密依偎,形容亲密无间的情感。
  • 飞絮:指的是飘落的柳絮,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垂丝:柳树的枝条垂下,形象生动。
  • 路人:过路的人,引申为生活中的他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飞絮”,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离别和无常。柳树作为春天的代表,常用来表达离别的伤感和生命的短暂;而“相偎相倚”则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和依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隐,唐代诗人,字季常,号孤雁,生于755年,卒于816年。罗隐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的送别场景,正值柳絮飞扬的时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离别情感,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柳》以鲜明的春天意象为背景,透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春日美好的向往。开篇的“灞岸晴来送别频”便将读者置于一个温暖的春日里,伴随清风与阳光,显得格外亲切。而“相偎相倚不胜春”的描写,不仅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也暗示了春天的温柔与缠绵。

在后两句中,柳絮的“无定”和“垂丝”的意象引发了更深层的思考。柳絮在春风中飘荡,象征着离别的无常和人生的变幻。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又隐含了对离别的感慨。这种情感交织使整个诗篇不仅有着自然的美感,更富有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灞岸晴来送别频:在晴朗的灞河岸边,频繁地送别朋友,暗示着离别的不断。
    • 相偎相倚不胜春:两人依偎在一起,感受春天的温暖,展现出深厚的友情。
    • 自家飞絮犹无定:自家的柳絮在春风中飘荡,不知所向,象征着离别的不确定性。
    • 争解垂丝绊路人:柳絮在路上缠绕着过路的人,象征着离别的牵绊和人生的羁绊。
  • 修辞手法

    • 比喻:飞絮比喻离别和无常。
    • 拟人:柳絮似乎有意地“缠绊”路人,赋予了自然物以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日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及对离别的惆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意象分析:

  • :象征春天与离别,体现生机与柔情。
  • 飞絮:代表离别的无常与飘忽不定的情感。
  • 路人:体现生活中与他人关系的交集和羁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灞岸”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安附近的河岸
    • B. 京城的街道
    • C. 南方的湖边
    • D. 西北的山脉
  2. “相偎相倚”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离别的悲伤
    • B. 亲密的友情
    • C. 孤独的感受
    • D. 对春天的向往
  3. 诗中提到的“飞絮”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离别的无常
    • C. 自然的美丽
    • D. 人生的希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罗隐的《柳》以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情感著称,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关注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命运,二者在主题和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诗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3. 《诗经与汉乐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