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楼李丞相,昔岁仰高文。
黄阁寻无主,青山竟未焚。
夜船乘海月,秋寺伴江云。
却恐尘埃里,浮名点污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李丞相曾在龙楼中,昔日我仰慕他的高雅文采。如今黄阁无人问津,青山依旧未被焚毁。夜晚的船只在海上乘着明月,秋天的寺庙伴随着江边的云彩。唯恐在尘世的纷扰中,浮名会玷污了您的清名。
注释:
- 龙楼:指李相公的官邸,象征权势与地位。
- 李丞相:李相公指的是当时的丞相李德裕,以文才著称。
- 黄阁:古代文人聚集之地,象征名望。
- 青山:自然景象,代表未被破坏的风景。
- 夜船:夜间的船只,象征宁静与自由。
- 尘埃:指世俗的纷扰与名利。
- 浮名:不实的名声,可能会影响到清白的名声。
典故解析:
- 龙楼:李德裕曾在龙楼任职,诗人以此表达对他的敬仰。
- 黄阁:传说中的黄阁是古代文人聚集之地,表示人们对文采的追求。
- 秋寺:秋天的寺庙给人一种宁静和思考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隐(834年-901年),字梦符,唐代诗人,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以五言绝句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罗隐与李德裕交往的时期,表达了对李德裕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清白名声的珍视。
诗歌鉴赏:
《寄陆龟蒙》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思索的诗。首联以“龙楼李丞相,昔岁仰高文”开篇,直接引入了李德裕的形象,表达了对其才华的仰慕。通过“黄阁寻无主”一句,诗人揭示了官场的冷漠与名利的无常,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接下来的“夜船乘海月,秋寺伴江云”,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这与前面的政治失落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却恐尘埃里,浮名点污君”,则是对李德裕的担忧,表达了对于名声与清白的珍视。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深邃,既有对友人的敬仰,又有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罗隐作为诗人的细腻与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龙楼李丞相:点明主题,直接提到李德裕,象征高位与权力。
- 昔岁仰高文:回忆过去,表达对其才华的崇敬。
- 黄阁寻无主:暗示昔日的辉煌已不再,反映官场的冷清。
- 青山竟未焚:大自然的宁静未受破坏,象征理想的不屈。
- 夜船乘海月:描绘夜晚的宁静,暗示诗人的内心追求。
- 秋寺伴江云: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却恐尘埃里,浮名点污君:表达对名声与清白的担忧,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夜船乘海月,秋寺伴江云”,展示了诗词的工整与美感。
- 比喻:如“浮名点污君”,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名声的担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对政治现实的失望以及对名声和清白的珍视,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的坚持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楼:权势象征,代表政治。
- 黄阁:名声与荣耀的象征。
- 青山:自然与理想的象征。
- 夜船:宁静与自由的象征。
- 秋寺:思考与反省的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丞相指的是谁? A. 李白
B. 李德裕
C. 李清照
D. 李贺 -
“黄阁寻无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自豪
D. 无奈 -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友情与理想
C. 自然风光
D. 战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罗隐的诗更加细腻,情感更为深邃,王之涣则是豪迈激昂,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相公与罗隐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