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悼亡
平生起居处,杳杳复冥冥。
人远迹亦沈,邈焉居者情。
以此观世间,无物可留意。
有如空中云,东西适相值。
云收天宇开,虚空了无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逝去的亲人的追忆与感伤。他回顾自己平生的生活环境,感到一片茫然与沉寂。人已远去,留下的痕迹也随之消失,居住在那里的情感变得遥远而模糊。通过这样的感受,诗人观察到了世间的无常,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事物。就像空中的云彩,时而相遇,时而散去。当云彩散去,天空变得开阔,仿佛一切都归于虚无。
注释:
- 杳杳:形容幽暗深远,表示遥远、难以接触。
- 冥冥:同样表示幽暗,隐喻生死的隔绝。
- 邈焉:遥远而不清晰,表示对逝去者的淡淡追思。
- 云收天宇开:描绘云彩散去后的晴朗天空,象征着逝去后的宁静与空虚。
- 虚空了无事:形容一切事物归于空无,暗示生死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质朴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见长,常常反映个人内心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悼亡》创作于作者失去亲人的时期,诗中展现了他对亲人深切的怀念与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生活环境的描写,反映了对逝去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死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悼亡》一诗以清冷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的亲人的深切怀念与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自己生前的起居环境,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通过“杳杳复冥冥”的描绘,诗人将生活的状态形容得如同幽暗的深渊,令人感到无比惆怅。接着,通过“人远迹亦沈”,诗人表达了逝去亲人的留存感与无可奈何的思念,似乎一切都已化为乌有,遗留的只是无尽的空虚和沉寂。
再进一步,诗人用“以此观世间,无物可留意”表达了对世事的冷漠与失落,仿佛生命中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最后,诗人以“云收天宇开,虚空了无事”结束,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仿佛在告诫人们,生命的无常与虚无是无法避免的,而这些感受正如空中的云,聚散无常。
整首诗用词简练而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与宽广的胸襟,给人以深刻的哲学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起居处:回忆起自己生活的地方,暗示与逝者共同生活的记忆。
- 杳杳复冥冥:生活的环境变得遥远而模糊,象征着对亲人深切的怀念与孤独。
- 人远迹亦沈:亲人已远去,留下的痕迹也消失,表达失去的痛苦。
- 邈焉居者情:对居住在此的人情感的追思,显得遥远而淡薄。
- 以此观世间:通过对自身感受的观察,反映对整个世界的思考。
- 无物可留意:感慨世间万物的无常,似乎一切都没有值得留恋的东西。
- 有如空中云:用云的聚散比喻人生的无常,表达对逝去的感慨。
- 东西适相值:云彩在空中随意聚散,象征着人生的偶然与无常。
- 云收天宇开,虚空了无事:一切归于宁静与空无,暗示对生死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命比作空中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无常与变幻。
- 对仗:如“东西适相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云彩以情感,使其更具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亲人逝去的深切怀念,感悟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最终在对生死的思考中达到了某种超然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释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着无常与变幻,寓意人生的短暂和脆弱。
- 天宇:代表广阔的生命空间,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 虚空:象征着失去与空灵,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与生命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杳杳复冥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孤独
- C. 喜悦
- D. 忧伤
-
“云收天宇开”中的“云”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时间
- C. 生命的无常
- D. 自然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友谊
- C. 生死与怀念
- D. 旅行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离骚》 屈原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悼亡》与《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逝去事物的怀念与感慨,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而《悼亡》则专注于个人的失落与孤独。
- 《悼亡》与《静夜思》:两首诗都流露出浓厚的思乡情怀与对逝去的追忆,但《静夜思》更多的是对亲情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