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节》
时间: 2025-01-24 15:42:0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旌节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原文展示:
君恩华我老,旌节到柴门。
我本一书生,乃忝侯伯尊。
忆昔有鼻祖,渔钓干周文。
既已成王业,营丘垂后昆。
功德虽不同,齿貌略可论,
相望数千载,但愧非贤孙。
白话文翻译:
我的年纪已经很大,君王的恩泽却依然显赫,旌旗飘扬来到我的柴门前。我本是一个普通的书生,怎敢自称侯伯的尊位。回想我的祖先,曾在周朝时以渔钓为生,后来建立了王业,留下了后代子孙。虽然我的功德与他们不同,容貌也略有差异,但数千年来的相望相识,让我感到愧疚,因为我并非他们的贤孙。
注释:
字词注释:
- 君恩:指君主的恩惠。
- 旌节:指军旗、标志,象征着权力和荣耀。
- 书生:指读书人,常用来谦称自己。
- 忝:愧疚、惭愧。
- 鼻祖:直接的祖先。
- 王业:指建立的王朝或事业。
- 后昆:后代子孙。
- 齿貌:容貌和年龄。
典故解析:
- 周文:指周朝的文化和文治,代表了一个较为辉煌的历史时期。
- 营丘:营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地方,象征着建立的基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约1083年-约1146年),字师德,号少游,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该诗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祖先的追忆与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与对历史的敬畏。
诗歌鉴赏:
《旌节》是一首充满历史情怀的诗,姜特立通过对祖先的回忆与自我定位,展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关系。诗的开头提到“君恩华我老”,既表达了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也隐透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以“旌节到柴门”引入,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接近,然而“我本一书生”则是对自身身份的自谦与反思。
诗中回忆鼻祖的渔钓生涯,与“成王业”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渺小。尽管诗人自认与先辈的功德不同,但“相望数千载”则显示出对历史的敬重与传承的责任感。“但愧非贤孙”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的自省与惭愧,表达了对未能继承家族荣光的无奈与自责。
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念,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叹息,呈现出一种厚重的家国情怀,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君恩华我老”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恩泽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年华已逝的感慨。
- 第二句:“旌节到柴门”通过形象的旌旗到达,传达出权力与地位的荣光降临。
- 第三句:“我本一书生”自谦地表明自己的身份,暗示对荣华的渴望与自卑。
- 第四句:“忆昔有鼻祖”引入对祖先的回忆,显示出对家族历史的关注。
- 第五句:“既已成王业”承接祖先的成就,强调历史的延续。
- 第六句:“功德虽不同”表达了自我与先辈的差异,反映出诗人的谦逊。
- 第七句:“齿貌略可论”暗示纵然外貌与年岁不同,仍有可比之处。
- 第八句:“相望数千载”体现了历史的深远,诗人对历史的敬仰。
- 第九句:“但愧非贤孙”进一步明言自责,渴望不负祖宗的期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君恩华我老”与“旌节到柴门”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旌节”作为权力的象征,形象生动。
- 夸张:通过“数千载”的表达,强调历史的悠久与个人的渺小。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历史传承与个人身份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祖先的敬仰、对自身地位的自省以及对历史责任的思考,呈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恩:象征着权力与庇护。
- 旌节:象征着荣耀与成就。
- 鼻祖:代表着历史与传承。
- 渔钓:象征着简单的生计与朴素的生活。
- 王业:象征着成功与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旌节”象征什么?
- A. 权力和荣耀
- B. 乡村生活
- C. 自然景观
-
诗人对自己的身份是如何描述的?
- A. 自豪
- B. 自谦
- C. 无所谓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祖先的追忆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对比姜特立的《旌节》和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但姜特立更侧重于家族传承与自我反思,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