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少章喜晴》

时间: 2025-02-04 16:10:12

日暮马行疾,峰峦过眼频。

雨阶长苦夜,晴谷似逢春。

风月起归恨,江天思故人。

机心常已尽,唯有白头新。

意思解释

和少章喜晴

原文展示:

日暮马行疾,峰峦过眼频。
雨阶长苦夜,晴谷似逢春。
风月起归恨,江天思故人。
机心常已尽,唯有白头新。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我骑马疾驰,山峰在眼前不断掠过。
雨后的台阶漫长而苦闷,阳光照耀的山谷似乎又迎来了春天。
风月使我产生归家的怨恨,江天让我思念故友。
心中的机巧算计早已消失,唯有新添的白发提醒我流逝的时光。


注释:

  • 日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刻。
  • 马行疾:骑马快速前行。
  • 峰峦:山峰,指高耸的山峦。
  • 雨阶:雨后的台阶,形容环境的湿滑和艰难。
  • 晴谷:阳光明媚的山谷,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希望。
  • 风月:风和月,常用来指代自然景色,也引发情感。
  • 归恨:对回家的思念与怨恨,因远行而生的情感。
  • 江天:江水与天空,广阔的自然景象引发思乡之情。
  • 机心:心中的算计与机巧,指世俗的心思。
  • 白头新:新添的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风月”与“江天”,常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古典诗歌中,风月常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系,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岁月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而闻名。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清新,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傍晚,诗人骑行于山间,经历了雨后的艰辛,感受到晴天的美好,同时又因自然之美引发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岁月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和少章喜晴》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所感受到的复杂情感。首联“日暮马行疾,峰峦过眼频”以动感开篇,描绘出骑马疾行的场景,带给读者一种紧迫感;随之而来的“雨阶长苦夜,晴谷似逢春”则在情绪上产生了转折。雨夜的苦涩与晴天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矛盾的情感。

接下来的“风月起归恨,江天思故人”则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引发对故人的思念,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此外,最后两句“机心常已尽,唯有白头新”以一种哲理的思考结束,诗人意识到世俗的算计已无所用,唯有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惆怅与无奈,白头的出现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呈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暮马行疾:傍晚,骑马的速度很快,暗示诗人急于回家。
  2. 峰峦过眼频:山峰在眼前不断闪现,表现出旅途的迅速与变化。
  3. 雨阶长苦夜:雨后的台阶显得漫长而艰苦,暗示旅行的艰辛。
  4. 晴谷似逢春:阳光明媚的山谷让人感到春天的温暖,形成对比。
  5. 风月起归恨:自然的风光唤起了对归家的怨恨与思念。
  6. 江天思故人:江水与天空引发对故友的思念,情感愈加深沉。
  7. 机心常已尽:心中对世俗算计的心思早已消散。
  8. 唯有白头新:唯有新添的白发提醒自己,时间的流逝是无法抗拒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晴谷似逢春”,用春天比喻阳光明媚的感觉。
  • 对仗:如“风月起归恨,江天思故人”,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 拟人:无形中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探讨了归属感与孤独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对故人和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与时间无情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峰峦:体现自然的壮丽,反映诗人的心境。
  • 雨阶:代表艰难与挑战,暗示人生的坎坷。
  • 晴谷:象征希望与美好,展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风月:指自然的美好,引发情感共鸣。
  • 江天:广阔的自然景观,激发思乡之情。
  • 白头: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骑马的速度是怎样的? a) 缓慢
    b) 疾驰
    c) 稳定
    答案:b) 疾驰

  2. “晴谷似逢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幸福
    c) 想念
    答案:b) 幸福

  3. 诗中提到的“白头”象征什么? a) 年轻
    b) 时间的流逝
    c) 财富
    答案:b)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头》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1.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与孤独之情,但更侧重于对家庭的思念。
  2. 李白《夜泊牛头》:同样有自然景色的描写,但多表现酒兴与豪放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少章喜晴》的意境与情感,体会古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