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时间: 2025-01-26 00:53:36

古来名下岂虚为,李白颠狂自称时。

唯恨世间无贺老,谪仙长在没人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题
作者: 张祜 〔唐代〕

古来名下岂虚为,李白颠狂自称时。
唯恨世间无贺老,谪仙长在没人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诗人李白的敬仰与惋惜。古往今来的名声难道是虚假的?李白在盛世时自称颠狂。可惜世上没有贺知章这样的老前辈,李白的“谪仙”之名却无人知晓。

注释:

字词注释:

  • 名下:指名声或名声的下面。
  • :难道。
  • 虚为:是虚假的意思。
  • 颠狂:形容李白的个性,指他的豪放与不羁。
  • 贺老:指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
  • 谪仙:指李白的别称,意为被贬的仙人。
  • 没人知:没有人知道。

典故解析:

  •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号“青莲居士”,以豪放的个性和高超的诗才著称。
  • 贺知章:唐代诗人,以其高龄与才华闻名,是李白的前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少有记载,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描绘人生感悟和对古代诗人的景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盛世,但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对先贤的敬仰与对当代的失望。他通过对李白的追忆,表达了对杰出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诗歌鉴赏:

张祜的《偶题》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展现了对李白的钦佩与对当下环境的无奈。诗中通过“名下岂虚为”开头,表明张祜对于古今名声的思考,暗示李白的诗才并非虚妄。接下来提到李白的“颠狂”,即其个性和风格,表现出对李白桀骜不驯、追求自由的赞美。然而,诗人的情感在“唯恨世间无贺老”一句中达到高潮,表达了对贺知章的怀念与对李白未能得到应有认可的惋惜。最后一句“谪仙长在没人知”,则是对李白不被重视的哀叹,突显出诗人对当时社会对才华的冷漠和对真才实学的渴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张祜作为诗人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此外,诗中的“颠狂”与“谪仙”的对比,使得诗的意象更加丰富,既表达人格的独特,又反映出时代的无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来名下岂虚为:古往今来的名声难道是空虚的?这里质疑名声的真实性,强调李白的成就。
  2. 李白颠狂自称时:李白在当时自称颠狂,体现其个性与自信。
  3. 唯恨世间无贺老:唯一遗憾的是世上没有贺知章这样的前辈,表达对前辈的怀念与尊重。
  4. 谪仙长在没人知:李白被称为谪仙,但长久以来无人知晓其才华,反映出对历史的无奈和对人才的不被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颠狂”与“贺老”形成对比,加深主题。
  • 隐喻:将李白比作“谪仙”,突出其不凡的才华与命运的悲剧。
  • 排比:通过句子结构的重复,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伟大诗人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代社会对才华的忽视的失落感。作者借李白的形象,反思了个人的处境与社会的冷漠,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声:象征个人价值与社会认可。
  • 李白:象征才华与自由精神。
  • 贺知章:象征前辈的智慧与传承。
  • 谪仙:象征被迫流亡与不受重视的才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偶题》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祜
    • C) 贺知章
  2. “谪仙”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白居易
    • B) 李白
    • C) 杜甫
  3. 诗中提到的贺知章是?

    • A) 李白的朋友
    • B) 唐代著名诗人
    • C) 张祜的老师

答案:

  1. B) 张祜
  2. B) 李白
  3. B) 唐代著名诗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李白
  • 《夜泊牛津口》——张祜

诗词对比:

将《偶题》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前者表达对李白的惋惜与敬仰,后者则展示李白对生活的豪放与洒脱。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异,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