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阴陵
作者:张祜 〔唐代〕
壮士凄惶到山下,
行人惆怅上山头。
生前此路已迷失,
寂寞孤魂何处游。
白话文翻译
壮士凄惶地来到山下,
行人感到惆怅地走上山头。
生前走过的这条路已经迷失,
孤独的灵魂又要去往何处游荡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壮士:指勇敢的男子。
- 凄惶:形容悲伤和惶恐。
- 惆怅:形容心情忧伤、失落。
- 迷失:指失去方向或无法找到路。
- 寂寞:孤独,没有伴侣。
- 孤魂:指孤独的灵魂或亡魂。
- 游:在此指游荡、漂浮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描写的情感和场景蕴含了对人生无常、孤独的深刻思考,符合唐代诗歌中常见的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探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字子华,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五言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过阴陵》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心浮动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山下壮士和山顶行人的凄惶与惆怅,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阴陵》是一首充满悲凉情感的诗作,通过对壮士和行人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诗的开头“壮士凄惶到山下”,将读者带入一个阴郁的场景,壮士的凄惶不仅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也暗示着他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与不幸。接着“行人惆怅上山头”,行人面对壮士的状态,心中也生出惆怅之感,二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更加深刻的孤独感。
第三句“生前此路已迷失”,道出了对生命的反思,说明即使在生前,也曾走过许多迷失的路,体现出对人生方向的迷茫。最后一句“寂寞孤魂何处游”,更是将孤独推向巅峰,孤魂的游荡象征着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失落。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惆怅与孤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壮士凄惶到山下:描绘了一位勇士在经历了艰难困苦后,怀着悲伤的心情来到山下,给人一种悲壮感。
- 行人惆怅上山头:行人在这壮士的影响下,心中也充满了哀伤,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共鸣。
- 生前此路已迷失:回忆起生前的经历,表示人生的路途并不明朗,充满了迷惘。
- 寂寞孤魂何处游:孤独的灵魂在世间游荡,反映出对生命与死亡的困惑,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迷失比作行走在迷雾中的道路,生动形象。
- 拟人:孤魂的游荡赋予了灵魂以情感,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
- 对仗:前后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和孤独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孤独灵魂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壮士:象征着勇气与坚韧,但在凄惶中却显得脆弱。
- 山下与山头:山象征着人生的高峰与低谷,行人与壮士的不同位置反映了不同的心理状态。
- 孤魂:象征着失去和对归属的追寻,暗示着对死亡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壮士”指的是?
A. 勇敢的男子
B. 失败的勇者
C. 一位行人
D. 一位诗人 -
诗中“惆怅”一词的意思是?
A. 开心
B. 迷惘
C. 忧伤
D. 愤怒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战争
B. 爱情
C. 孤独与生命的思考
D. 自然风景
答案
- A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津》李清照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之情,但其情感更多地体现出对故乡的怀念,而张祜的《过阴陵》则深刻探讨了人生命途中的孤独与无常,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