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郎中弟见寄》

时间: 2025-01-27 03:15:00

十年不踏横山路,日望白云午里思。

宰木可围人更老,长镵犹记共栽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年不踏横山路,
日望白云午里思。
宰木可围人更老,
长镵犹记共栽时。

白话文翻译:

十年来我没有走过横山的路,
每天在午后望着白云,思绪万千。
虽然可以围起宰木的地方,人却已渐渐老去,
而我依然记得当年我们一起种树的时光。

注释:

  • 十年:指时间的长久,强调作者与横山的隔绝。
  • 横山路:特指一条通往横山的路,象征与自然的联系。
  • 日望白云:在白天仰望天空中的白云,表达一种悠闲的思考状态。
  • 宰木:指砍伐的木材,“宰”字在此可理解为处理、安排。
  • 长镵:长镵是指一种工具,用于刨木或修整木材,象征着劳动的记忆。
  • 共栽时:指与他人共同种树的时光,表现出友情和合作的美好回忆。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共栽时”可以引申出古人重视友谊和合作的思想。古人常以种树为喻,象征着共同耕耘、共同收获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丽的诗风而著称。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弥逊与朋友郎中弟的通信中,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友谊的思念。诗中反映了作者在外地生活的孤独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诗歌鉴赏:

《次韵郎中弟见寄》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友谊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头的“十年不踏横山路”,不仅表达了与自然的疏离,也暗示了他与朋友的隔绝。接下来的“日望白云午里思”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白云的悠然使得诗人更加思念过往,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怀念。

“宰木可围人更老”一句,带有一种感伤的哲理,树木可以围起一个地方,但人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老,生命的无常在此刻显得尤为突出。而“长镵犹记共栽时”则是对友谊的美好回忆,表现出对曾经共同努力的日子的怀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与友谊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不踏横山路:诗人十年未曾走过那条路,说明时间的流逝和与自然的距离。
  • 日望白云午里思:在午后的阳光下,诗人仰望白云,思绪万千,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思索。
  • 宰木可围人更老:树木可以围起空间,但自己却渐渐老去,这种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无情。
  • 长镵犹记共栽时:仍然记得与友人一起种树的快乐时光,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时间的流逝与友谊的常在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白云、树木等意象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 横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代表诗人曾经的生活空间。
  • 白云:象征悠闲与思绪的自由,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 宰木:象征劳动与收获,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长镵:象征劳动的回忆,代表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十年来未曾走过哪条路?

    • A) 横山路
    • B) 青山路
    • C) 白云路
  2. 诗中提到的“长镵”主要用于什么?

    • A) 种田
    • B) 砍树
    • C) 修木
  3. 诗人怀念与朋友共同做什么的时光?

    • A) 读书
    • B) 种树
    • C) 旅行

答案

  1. A) 横山路
  2. C) 修木
  3. B) 种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李弥逊的《次韵郎中弟见寄》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情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偏向于描绘自然景色,李弥逊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