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似表弟还乡》

时间: 2025-02-04 15:41:15

话别几年一月留,离歌还起楚江楼。

往来笑了蚁旋磨,得失顾予鱼中钩。

雍具且侯真戏事,冯唐已老盍归休。

凭君为扫筠庄榻,要着南来新白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似表弟还乡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话别几年一月留,
离歌还起楚江楼。
往来笑了蚁旋磨,
得失顾予鱼中钩。
雍具且侯真戏事,
冯唐已老盍归休。
凭君为扫筠庄榻,
要着南来新白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表弟分别的情感,几年不见,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离别的歌声在楚江楼上再次响起。往来的日子如同蚂蚁在旋磨上忙碌,得失之间如同鱼钩的抛掷,颇有感慨。作者希望表弟能放下繁杂的事情,归乡安享晚年,并在这里看看竹庄的清静,期待着南来的新白头。

注释:

  • 似表弟:表弟,表亲中的弟弟,表示亲近的关系。
  • 楚江楼:指位于楚地的江边楼阁,象征离别的地点。
  • 蚁旋磨:比喻忙碌的生活,蚂蚁在磨盘上忙碌不已。
  • 得失顾予:表达对得失的思考。
  • 雍具且侯:雍具,指的是有闲情雅致的生活。
  • 冯唐已老:冯唐是中国古代文人,已年老,暗指人生的无常。
  • 筠庄榻:竹子做的榻,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生活的点滴和人际关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与表弟分别之际,反映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流逝的感慨。社会上,亲情关系在战乱和变迁中显得尤为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送似表弟还乡》表现了作者对亲情的眷恋与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以“话别几年”引入,简短却饱含情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离歌在楚江楼上再次响起,似乎在唤起过去的回忆,增添了离别的伤感。接着“往来笑了蚁旋磨”,将生活的忙碌与琐碎形象化,展示了人们在繁忙中往往会忽视珍贵的情感。

“得失顾予鱼中钩”一句,巧妙地用钓鱼来比喻人生的得失,寓意深邃。作者提醒表弟,不必过于执着于得失,人生短暂,应该珍惜眼前的亲情与时光。“冯唐已老盍归休”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冯唐在古代被视为成功的典范,如今已老,提醒人们要及时享受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寄托,传达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话别几年一月留:时间的流逝,表示几年来的分别,给人一种惆怅感。
  2. 离歌还起楚江楼:离别的歌声响起,地点设在楚江楼,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3. 往来笑了蚁旋磨:生活的忙碌如同蚂蚁般不停旋转,反映人们的日常状态。
  4. 得失顾予鱼中钩:通过钓鱼的比喻,强调得失之间的无常。
  5. 雍具且侯真戏事:希望表弟能放下繁杂的事务,享受生活的乐趣。
  6. 冯唐已老盍归休:冯唐虽成功,但已年老,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7. 凭君为扫筠庄榻:希望表弟能来此安享清闲生活。
  8. 要着南来新白头:期待着表弟能早日归来,享受宁静的晚年。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和比喻,巧妙地将繁忙的生活与宁静的归乡生活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回归故乡、安享晚年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离歌:象征离别的情感。
  • 楚江楼:代表着离别的地点和回忆。
  • 蚁旋磨:象征繁忙的生活。
  • 鱼中钩:寓意人生的得失。
  • 筠庄榻:象征清静、安闲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江楼”象征什么?

    • A. 离别的地方
    • B. 旅游胜地
    • C. 诗人的家
    • D. 战争的前线
  2. “得失顾予鱼中钩”中,鱼中钩的比喻意图是什么?

    • A. 生活的乐趣
    • B. 人生的无常
    • C. 对亲情的思念
    • D. 对自然的观察
  3. 作者希望表弟能回归的原因是?

    • A. 享受繁忙
    • B. 清闲安享晚年
    • C. 追求学问
    • D. 生活在城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多的是对兄弟的忧虑与思念,而李弥逊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感悟与归乡的愿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李弥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