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芳菲叶底》
时间: 2025-01-26 04:22: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芳菲叶底
作者:万俟咏 〔宋代〕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
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
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
花四出,香七里。
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
却是因遗子。不自月中来,
又那得萧萧风味。
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
飞太白,酬仙蕊。
香外无香比。
白话文翻译:
在芳香的叶子底下,谁能体会到秋江的情意呢?
深绿的叶子保护着淡黄的花,害怕青女(指霜天)侵扰使其憔悴。
花开有早有晚,都占尽了九月的秋天,
花香四溢,香气飘散七里之外。
我独自在珠宫中漫步,佳名岩桂。
这却是因为遗留下的子孙,
不是从月宫中来的,又怎能体会到那萧萧的风味呢?
霓裳的旧曲,休要去问广寒宫中的人,
飞到太白星,去酬答仙蕊。
香气之外没有任何香气可以与之相比。
注释:
- 芳菲:指花草的芬芳和美丽。
- 青女:指秋天的霜,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拟人化。
- 珠宫:指天宫,或比喻高雅的环境。
- 广寒人:指月宫中的嫦娥。
- 太白:指太白星,即金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万俟咏,字子华,号朴山,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韵,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词繁荣之时,万俟咏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蓦山溪·芳菲叶底》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韵味。开头两句以“芳菲叶底”引入,展现了秋意的萧瑟和幽静,接着提到“深绿护轻黄”,描绘了秋季的色彩变化,深绿的叶子与淡黄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诗中“都占九秋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九月的秋天似乎是一个花香四溢的季节,然而诗人在独自漫步于“珠宫里”,却感到一些孤独和遗憾。后半部分提到的“休问广寒人”,则是对人间和天上仙人的对比,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生命流逝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菲叶底:指在芳香的花叶底下,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谁会秋江意:质疑谁能理解秋江的情感,暗示秋天的凄清。
- 深绿护轻黄:深绿的叶子保护着淡黄的花朵。
- 怕青女霜侵憔悴:害怕霜冻会使花朵憔悴,表现出对生命脆弱的担忧。
- 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的开放有早有晚,然而都在九月的秋天中。
- 花四出,香七里:花香四散,香气飘散至七里之外。
- 独步珠宫里:独自在高雅的环境中漫步。
- 佳名岩桂:指代美名的岩桂,象征高尚与美丽。
- 却是因遗子:强调美好的事物往往与后代相连。
- 不自月中来,:否定了仙人般的来源,强调凡人的渴望。
- 又那得萧萧风味:感叹如何能体会到那种清冷的风味。
- 霓裳旧曲:提到旧时的华丽乐曲,暗示怀旧。
- 休问广寒人:告诫不要去问天上人。
- 飞太白,酬仙蕊:渴望飞向太白星,与仙人相会。
- 香外无香比:强调这股香气无与伦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植物比作人,赋予其情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霜)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菲:象征青春和美好。
- 秋江: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珠宫:象征高雅和理想的空间。
- 青女:象征霜冻与生命的脆弱。
- 霓裳:象征华丽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芳菲叶底”中的“芳菲”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悲凉
B. 花香的美丽
C. 深绿的叶子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青女”是指什么?
A. 白云
B. 霜
C. 月亮
答案:B -
诗人独步的地方是哪里?
A. 山顶
B. 珠宫
C. 江边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万俟咏的《蓦山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前者更偏向于对秋天的感慨,后者则多了一份对青春的眷恋与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