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时间: 2025-01-11 10:56:44

正波泛银汉,漏滴铜壶,上元佳致。

绛烛银灯,若繁星连缀。

明月逐人,暗尘随马,尽五陵豪贵。

鬓惹乌云,裙拖湘水,谁家姝丽。

金阙南边,彩山北面,接地罗绮,沸天歌吹。

六曲屏开,拥三千珠翠。

帝乐□深,凤炉烟喷,望舜颜瞻礼。

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蓬莱
作者:万俟咏

正波泛银汉,漏滴铜壶,上元佳致。
绛烛银灯,若繁星连缀。
明月逐人,暗尘随马,尽五陵豪贵。
鬓惹乌云,裙拖湘水,谁家姝丽。
金阙南边,彩山北面,接地罗绮,沸天歌吹。
六曲屏开,拥三千珠翠。
帝乐深,凤炉烟喷,望舜颜瞻礼。
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明亮的月光洒在银色的河面上,铜壶滴水声如乐音般悦耳,正是最美好的节日时刻。绛色的蜡烛和银色的灯光,宛如繁星相连。明月伴随游人,尘埃在马蹄下飞扬,尽显五陵的豪贵之士。发鬓如乌云般浓密,裙子如湘水般飘逸,究竟是哪位美丽的女子?金色的阙楼在南边,彩色的山峦在北面,地面上铺满了绫罗绸缎,歌声响彻天际。六曲屏风打开,三千颗珠翠辉映。皇帝的乐曲悠扬,香炉中烟雾缭绕,仰望舜帝的容颜,心中充满敬仰。太平的时代,君臣共庆,百姓们欢声笑语,尽情陶醉。

注释:

  • 银汉:指银河,形容夜空的明亮。
  • 铜壶:古代用来滴水的器具,这里比喻时间流逝。
  • 上元:指元宵节,即正月十五。
  • 绛烛:红色的蜡烛,象征节日的喜庆。
  • 五陵:指古代五个重要的陵墓,象征豪贵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万俟咏,字子仪,号青松,南宋时期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激昂,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宵佳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欢庆气氛,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醉蓬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繁华,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和平时代的珍惜。诗人以“正波泛银汉”开篇,描绘出宁静的夜色与明亮的银河,接着通过“漏滴铜壶”暗示时间的流逝,进一步渲染节日的氛围。随后,诗人通过对绛烛、银灯和繁星的描写,展现出节日的光辉灿烂。后半部分中,诗人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增强了节日的生动感和人情味。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金阙南边,彩山北面”,不仅展现出壮丽的景色,更隐喻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太平无事,君臣宴乐,黎民欢醉”,则直接表达了对当下太平盛世的赞美。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的歌颂,又有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是宋代古诗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正波泛银汉”:描绘了银河在明月下波光粼粼的美景。
  2. “漏滴铜壶”:象征时间的流逝,增添了一丝悠然。
  3. “上元佳致”:强调元宵节的美好时刻。
  4. “绛烛银灯”:烛光与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氛围。
  5. “明月逐人”:月光伴随游人,增添了诗意的流动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鬓惹乌云”,将头发比作乌云,增添了美感。
  • 对仗:如“金阙南边,彩山北面”,形成了对称的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歌颂元宵节的繁华与人们的欢愉,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太平盛世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汉:象征着美丽与宁静。
  • 绛烛、银灯:象征节日的欢庆与光明。
  • 凤炉烟:代表着皇家的奢华与庄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铜壶”象征什么?

    • A. 时间流逝
    • B. 财富
    • C. 美丽
  2. 诗中的“明月逐人”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浪漫的爱情
    • B. 游人的惬意
    • C. 夜晚的孤独

答案:

  1. A. 时间流逝
  2. B. 游人的惬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醉蓬莱》都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描绘,但前者更显孤独,后者则充满欢庆的氛围,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