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逐甫还次韵答舍弟文信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3:37:55

万里舆图新入贡,一时遗老复迁官。

祗缘旧国轻周鼎,徒使仙人泣汉盘。

斤斧未容遗朴樕,阶庭谁见长芝兰。

野夫独幸归耕早,只恐乡关路转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舆图新入贡,一时遗老复迁官。
祗缘旧国轻周鼎,徒使仙人泣汉盘。
斤斧未容遗朴樕,阶庭谁见长芝兰。
野夫独幸归耕早,只恐乡关路转难。

白话文翻译:

整幅舆图新近献上,远道而来的礼物让人欣喜;
昔日的老臣们也因此迁升了官职。
只因旧国轻视周朝的鼎器,
让那些仙人也为汉朝的盘子而流泪。
斧头和锤子还未能遗弃朴实的木头,
台阶庭院里又有谁能见到那长青的芝兰?
偏偏乡间的农夫独自高兴地早早归耕,
只怕家乡的路途变得更加艰难。

注释:

  • 舆图:指地理图,古代指代地图。
  • 遗老:指年老的官员或旧臣。
  • 周鼎:周朝的礼器,象征国君的权威与国家的富强。
  • 仙人泣汉盘:指古代神仙因汉朝衰落而感到悲伤,汉盘指汉代的权势与繁荣。
  • 斤斧:指工具,象征着劳动与朴实。
  • 芝兰:象征高洁的品德和文化修养。
  • 野夫:指乡间的农夫。
  • 乡关:故乡与家乡的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奎(约1550-?),明代诗人,字诚之,号龙泉,福建人。其诗风格清新,常抒发对故乡与人事的感慨,关注社会风气及人事变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之际,作者身处于政局更迭与人事变迁之中,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及对乡土的深情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万里舆图”开头,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诗中通过对“遗老”和“迁官”的描写,展现了官场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接着,诗人引入“周鼎”这一古代典故,借以表达对旧国的怀念和对当下政局的无奈,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

“斤斧未容遗朴樕”一句,意在强调当下社会对传统与朴素的漠视,反映出诗人对物质文明的警惕与反思。而最后两句则通过“野夫独幸归耕早”表达出一种对乡土的眷恋与对归乡之路艰难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在变幻的社会中仍然渴望归属的心情。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邃的历史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岁月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舆图新入贡:诗人通过“贡”字,强调了国家的繁荣与外部交流的广泛。
  2. 一时遗老复迁官:引出对旧臣的感慨,反映出政治的变迁。
  3. 祗缘旧国轻周鼎:表现对历史的怀念,周鼎作为文化象征,寄托了诗人对传统的重视。
  4. 徒使仙人泣汉盘:以仙人为喻,表达对汉朝盛衰的感慨。
  5. 斤斧未容遗朴樕:象征着对朴素生活的珍视与对奢华生活的批判。
  6. 阶庭谁见长芝兰:强调高雅品德的稀缺,令人惋惜。
  7. 野夫独幸归耕早:表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8. 只恐乡关路转难:表达对归乡路途艰难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变迁比作“仙人泣汉盘”,生动地描绘出对历史的感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只”字,增强了情感的渲染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展现了在历史洪流中对归属感的强烈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舆图:象征国家的广阔与繁荣。
  • 周鼎:象征传统与文化的底蕴。
  • 仙人:象征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斤斧:象征劳动的价值与朴实的生活。
  • 芝兰:象征高洁的品德与文化追求。
  • 乡关:象征归属与故乡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周鼎”象征什么? a) 奢华的生活
    b) 传统与文化的底蕴
    c) 现代的科技

  2. “斤斧未容遗朴樕”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对奢侈生活的向往
    b) 对传统朴实生活的珍视
    c) 对官场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野夫”指的是? a) 乡间的农夫
    b) 城市中的商人
    c) 退休的官员

答案:

  1. b) 传统与文化的底蕴
  2. b) 对传统朴实生活的珍视
  3. a) 乡间的农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刘长卿《送李判官》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戴奎:两位诗人同样关心社会变迁与人事浮沉,表现出的情感却各有侧重,杜甫更关注国家的命运,而戴奎则更侧重个人的归属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作者:李某某
  • 《古诗词赏析》,作者:张某某
  • 《诗词的魅力与解读》,作者:王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