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鳔缈雷峰隔上方,
数声风送到幽窗。
柳昏花暝游人散,
付与山僧带月撞。
白话文翻译:
雷峰轻柔地隔在远方,
几声钟声随着风送到静谧的窗前。
柳树在黄昏中,花儿在暮色中,游人已经散去,
只留下山僧在月下撞响钟声。
注释:
- 鳔缈:形容轻柔、缥缈的样子。
- 雷峰:西湖中的一座山峰,因其形状像雷声而得名。
- 幽窗:幽静的窗户,形容环境的宁静。
- 柳昏:柳树在黄昏时分的景象。
- 花暝:花在暮色中的状态。
- 游人散:游人已离去,暗示了宁静的氛围。
- 山僧:隐居在山中修行的僧人。
- 带月撞:在月光下敲响钟声,意境悠远。
典故解析:
“雷峰”是西湖著名的山峰之一,常与西湖的美景相联系。“山僧”则指代隐居、修行的僧人,象征着一种超脱与宁静的生活状态。整首诗流露出一种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廷高,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词作品而知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闲适的生活情趣。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南屏晚钟”是西湖十咏中的一篇,写于元代西湖美景背景下,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体悟。诗中所描绘的钟声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屏晚钟》为尹廷高的诗作之一,描绘了西湖特有的宁静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鳔缈的雷峰在远处隐现,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静谧中进行。接着,几声钟声随着微风传来,打破了静谧的夜晚,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考。诗中的“柳昏花暝”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游人散去留下的宁静,愈加突显了夜的静谧与孤独。
最后一句“付与山僧带月撞”,则是将钟声与山僧的修行生活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与人文气息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鳔缈雷峰隔上方:雷峰如轻烟般在远处隐约可见,给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
- 数声风送到幽窗:几声钟声随风传来,打破了夜的宁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考。
- 柳昏花暝游人散:黄昏时分,游人已离去,自然景色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宁静。
- 付与山僧带月撞:钟声交给了隐居的山僧,在月光下敲响,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鳔缈”比喻雷峰的轻盈,增加了诗的空灵感。
- 拟人:钟声随风而来,仿佛有生命一般。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上呈现出对称美,如“柳昏花暝”与“游人散”。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西湖的自然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意象分析:
- 雷峰: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神秘。
- 钟声: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反思。
- 柳、花、游人:描绘自然的生动与人类的短暂,产生对比,突出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雷峰”指的是哪个著名的景点?
- A. 西湖
- B. 泰山
- C. 黄山
-
“数声风送到幽窗”中的“幽窗”指的是?
- A. 热闹的窗口
- B. 宁静的窗口
- C. 开放的窗口
-
诗中游人散去后,留下的是什么?
- A. 热闹
- B. 宁静
- C. 嘈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思乡之情,但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月夜忆舍弟》:虽有相似的景象,但更侧重家庭情感与亲情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尹廷高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