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和瞿安师访媚香楼遗址》
时间: 2025-01-23 08:54: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旧院苔侵,珠帘月冷,南朝一梦荒唐。燕子归来,梁间犹恋斜阳。楼前脂水空呜咽,更何人寸断柔肠。看秦淮歌舞风流,暗换沧桑。阉儿逆竖今安在,喜红妆季布,姓字留香。扇底桃花,当年历尽兴亡。侯生老去云亭死,祗新词唤醒欢场。听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凉。
白话文翻译:
旧院中的青苔侵蚀着地面,珠帘在月光下显得冷清,南朝的梦境曾是如此荒唐。燕子归来,依然眷恋那斜阳下的梁间。楼前的脂水(指泪水)空自呜咽,还有谁能寸断我的柔肠呢?看那秦淮河畔的歌舞风流,暗自换了沧桑。那些阉人现在在哪里呢?喜庆的红妆如同季布(古代名士),名字却留在了香气中。扇底的桃花,曾经经历了多少兴亡。侯生(指古代诗人)已老去,在云亭里去世,只有新词能唤醒欢场。听那花前的檀板声和金樽的碰撞,留下的是一曲凄凉。
注释:
- 苔侵:青苔侵蚀,指年久失修的院落。
- 珠帘:珠帘是用珠子串成的帘子,通常悬挂在窗前,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时期,代表了一个繁华的文化时期。
- 脂水:指泪水,形容悲伤。
- 秦淮: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河,以歌舞文化著称。
- 阉儿:指古代 eunuch,或阉人,通常负责宫廷的事务。
- 季布:历史上著名的义士,以“季布一诺”闻名,象征信义。
- 侯生:指古代诗人,可能是指某位具体的历史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因政治原因流亡,后在南方定居。其诗风格多为沉郁、感伤,常常表现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探访媚香楼遗址时,面对昔日繁华的遗迹,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因而写下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高阳台·和瞿安师访媚香楼遗址》通过描绘旧院的冷清与繁华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旧院苔侵”直观地展现了衰败的景象,而“南朝一梦荒唐”则是一种对过往辉煌的无奈感叹。燕子归来的形象,既有生机又带着一丝惆怅,令人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楼前脂水空呜咽”通过拟人化手法,将泪水与旧楼相连,表达了对往日情感的追忆与无法割舍的痛苦。接下来提到的秦淮河的歌舞风流,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阉儿逆竖今安在”的提问,暗指宫中阉人早已不复存在,象征着权力的更迭与人事的变迁。
最后,诗人以“听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凉”结束,表达了对当下欢场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院苔侵:描绘了院落的荒凉,暗示时间的流逝。
- 珠帘月冷:珠帘在月下显得冷清,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 南朝一梦荒唐:南朝的繁华已成梦幻,令人感慨。
- 燕子归来:燕子象征春天的归来,暗含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楼前脂水空呜咽:泪水与旧楼的结合,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 看秦淮歌舞风流:回忆昔日的繁华与热闹。
- 阉儿逆竖今安在:反思历史中的权力者与被权力吞噬的人。
- 喜红妆季布:提及季布的名声,暗喻过去的荣光仍留存。
- 扇底桃花:桃花象征着美好与青春,经历了兴亡。
- 侯生老去云亭死: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祗新词唤醒欢场:新词能带来欢愉,然而仍然是短暂的。
- 听花前檀板金樽:音响与饮酒的结合,传达了欢愉中的哀愁。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脂水空呜咽”,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如“阉儿逆竖今安在,喜红妆季布,姓字留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燕子归来比作过去的美好,使情感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对曾经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人事变迁的无奈。通过描绘旧院的荒凉与辉煌的对比,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败。
- 月冷:传达孤寂与清冷的氛围。
- 燕子:象征春天的归来与美好时光。
- 脂水:表达悲伤与追忆。
- 秦淮:象征历史的辉煌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旧院苔侵”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繁华
- B. 荒凉
- C. 春暖
- D. 喜悦
-
“阉儿逆竖今安在”中的“阉儿”指的是什么?
- A. 宫女
- B. 王子
- C. 阉人
- D. 文人
-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 A. 生命
- B. 美好与青春
- C. 伤痛
- D. 友谊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登高》与《高阳台》,两者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但《登高》更直接地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而《高阳台》则通过历史遗址的描绘,传达了对历史的深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家庆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