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任谏议词二首
——韩元吉
身致高门重,心无闇室欺。
臧孙宜有后,伯道乃无儿。
千载君如紫,流年疾若斯。
宁无百人赎,遂作九原悲。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身处于高门大户,内心却没有欺瞒的黑暗角落。臧孙应有后嗣,而伯道却无儿传承。千年之后君王如紫色美玉般珍贵,流逝的岁月却如疾风般迅速。宁可用百人去赎回,最终却成了九原之地的悲哀。
注释:
字词注释:
- 身致高门重:身处显赫门第,地位尊贵。
- 心无闇室欺:内心没有阴暗的角落,意指清白诚实,没有欺瞒。
- 臧孙:古代名门望族的后代,代表着家族的延续。
- 伯道:指代某个具体的人,文中意指无后。
- 千载君如紫:千年之后的君主如紫色美玉,形容其珍贵。
- 流年疾若斯:光阴流逝得如同疾风般迅速。
- 宁无百人赎:宁愿用百人去赎回某种东西。
- 九原悲:指的是坟墓,表达对逝去的哀痛。
典故解析:
- “九原”常用于指代墓地,寓意丧失和哀悼。
- “君如紫”可见于古典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君主的高贵和珍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以诗作见长,风格独特,常常表现对社会时事和人世悲欢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多涉及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挽任谏议词二首》是韩元吉为悼念一位名为任谏议的朋友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与对人生短暂的惋惜。这首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逝去的哀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任谏议的悼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身致高门重,心无闇室欺"展示了任谏议的高贵身份和清白的心境,仿佛在说即使身处权贵之中,也应保持内心的正直与清明。接着提到“臧孙宜有后,伯道乃无儿”,更是对任谏议生前境况的感叹,表现出对其无后之痛。
诗中“千载君如紫,流年疾若斯”将古代君王与珍贵美玉相提并论,暗含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最后一句“宁无百人赎,遂作九原悲”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对逝去生命的深切哀痛和对无法挽回的无奈。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得哀痛更加深刻,令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韩元吉用深邃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让读者在感叹人生无常的同时,也思索生命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身致高门重:指高贵的身份,寓意身居高位。
- 心无闇室欺:强调内心的清白与诚实,没有隐秘的欺瞒。
- 臧孙宜有后:表达对家族延续的期望。
- 伯道乃无儿:反衬出任谏议的无后之痛。
- 千载君如紫:君王的珍贵,象征着历史的厚重。
- 流年疾若斯:流逝的时间如风般迅速,令人感到惋惜。
- 宁无百人赎:宁愿用百人去换回逝去的生命。
- 遂作九原悲:最终的悲伤,表达了对朋友的哀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君主比作美玉,强化了珍贵的意象。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之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衬:通过对比高贵身份与无后之痛,加深了情感的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任谏议的追忆,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中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友情的珍惜,主题深刻且情感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门:象征着尊贵与权势。
- 闇室:代表内心的隐秘与欺瞒。
- 紫:美玉的象征,代表着珍贵和荣耀。
- 流年:时间的象征,强调其无情与迅速。
- 九原:象征着死亡与长眠之地,表达哀痛。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高门与闇室的对比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
- 紫色的美玉象征着高贵的地位与历史的厚重,反映了对传统的尊重。
- 九原则是对逝去生命的悼念,寓意着对死亡的无奈与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韩元吉的《挽任谏议词二首》是为了悼念哪位朋友?
A. 任谏议
B. 臧孙
C. 伯道 -
填空题:
诗中提到“千载君如____”,意指君王的珍贵。 -
判断题:
诗中“流年疾若斯”意指时间流逝得非常缓慢。 (对/错)
答案:
- A
- 紫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韩元吉的作品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李白通过思乡之情表达对故土的怀念,而韩元吉则通过对友人的追忆,表达对逝去生命的哀痛。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着相似之处,但主题与背景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韩元吉集》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深入理解韩元吉及其诗作的背景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