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同邹德饭白云庵》

时间: 2025-01-22 19:56:50

懒惰已成癖,幽寻湖上台。

应知千里近,动作半年来。

一径草仍碧,两山梅未开。

犹怜冲雨湿,路入乱云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懒惰已成癖,幽寻湖上台。
应知千里近,动作半年来。
一径草仍碧,两山梅未开。
犹怜冲雨湿,路入乱云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懒惰习惯的自省与无奈,诗人在湖边的台子上静静地寻幽探胜。他明白千里之间的路途其实并不遥远,但自己却在半年的时间里没有什么行动。小路上的青草依旧翠绿,两旁的梅花尚未绽放。即使在细雨中,诗人仍然对这条通向乱云的路感到怜惜。

注释:

  • 懒惰:懒散、懈怠,不愿意活动。
  • 幽寻:幽静的地方寻找、探访。
  • 千里近:形容距离并不遥远,实际行动却迟缓。
  • 动作:指行动、活动。
  • 一径:一条小路。
  • :形容青草的颜色,翠绿。
  • 梅未开:梅花尚未开放,暗示时节未至。
  • 犹怜:仍然怜惜、珍惜。
  • 冲雨湿:在雨中湿润的情景。
  • 乱云堆:云层混乱,形容天气或环境的复杂。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梅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象征坚韧与高洁,诗人以未开的梅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自身的懒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带有自省的色彩。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诗人可能在某个雨天独自游览湖边,感受到自身的懒惰与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雨中同邹德饭白云庵》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懒惰与自省。开头两句,诗人自觉懒惰已成习惯,孤独地在湖边的台子上寻幽探胜,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接下来的“应知千里近,动作半年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责,虽然外界的距离并不遥远,但内心的懒惰却让他难以行动。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一径草仍碧”和“两山梅未开”,不仅展现了初春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迟滞与静止。雨中的细腻描写,更加深了情绪的渲染,诗人在“冲雨湿”的环境中依然对“路入乱云堆”抱有一丝怜惜,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交织着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自身状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韩元吉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懒惰已成癖:自觉懒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 幽寻湖上台:独自前往湖边的小台子,追求幽静。
    • 应知千里近:虽然距离不远,心里明白却难以行动。
    • 动作半年来:自半年来几乎没做任何事情。
    • 一径草仍碧:小路上的青草依旧青翠。
    • 两山梅未开:两座山间的梅花尚未开放。
    • 犹怜冲雨湿:即使在雨中,也对这片景象感到怜惜。
    • 路入乱云堆:小路通向复杂的云层,暗示迷茫。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隐喻诗人的懒惰与迷惘。
    • 对仗:如“懒惰”与“动作”,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拟人:赋予景物以情感,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身懒惰的反思,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眷恋,揭示出在幽静自然中内心的挣扎与思索。

意象分析:

  • :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暗示时光的流逝。
  • :象征情感的细腻与生活的复杂。
  • :象征迷茫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懒惰的自省
    • C) 对友谊的感慨
  2. “千里近”中的“千里”意指:

    • A) 真实的千里距离
    • B) 心里对距离的感觉
    • C) 诗人的旅行经历
  3. 诗中提到的梅花尚未开放,暗示了什么?

    • A) 春天尚未到来
    • B) 诗人的懒惰
    • C) 诗人的期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赠汪伦》

诗词对比

  • 比较韩元吉与王之涣的作品,它们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韩元吉更注重内心的反思,而王之涣则展现了壮阔的景象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古诗赏析》:对古诗的详细解析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