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晚浮云合,天寒鸧鸹呼。
世人共卤莽,行路日荒芜。
衰谢身何补,低垂气不苏。
所过凭问讯,似欲慰穷途。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山间浮云聚合,天寒地冻,鸦鸦的叫声此起彼伏。
世人都在茫然无措,走在路上的人日渐迷茫。
衰老和衰败又有什么补救呢?我低垂着头,气息微弱,难以恢复。
经过的地方若有人问候,我似乎想要借此慰藉我的穷途末路。
注释:
字词注释:
- 浮云合:浮动的云彩聚集在一起。
- 鸧鸹:一种鸟,常用来象征孤独或悲凉。
- 卤莽:卤莽,意为混乱、迷茫。
- 荒芜:形容道路日渐荒废,景象萧条。
- 衰谢:衰老和凋谢。
- 低垂气不苏:形容身体虚弱,气息微弱,难以复苏。
- 问讯:打招呼或询问的意思。
- 穷途:穷途末路,形容走投无路的境地。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鸧鸹”之声、荒芜的行路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以山水、人生哲理为题材,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戏集少陵句》写于诗人晚年的某个时刻,表达了他在山中游历时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人世间迷茫和孤独的感受。正值天寒,诗人不仅感受到季节的寒冷,也感受到人生的冷落,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戏集少陵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的诗作。诗的开头“山晚浮云合,天寒鸧鸹呼”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山晚时分,云聚成一团,寒意逼人,鸦鸦的叫声在寒风中回响,给人一种孤独和冷清的感觉。这种意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接下来的“世人共卤莽,行路日荒芜”则转向对人世的观察。这里的“卤莽”一词,生动地表现出当今世人对于生活的迷茫与无措。而“行路日荒芜”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失落感,仿佛在暗示每个人都在走向人生的荒废与迷失。
“衰谢身何补,低垂气不苏”中,诗人自我反省,感受到衰老与无力,似乎在问自己,衰老的身体又能挽回什么呢?这句诗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悲凉。最后一句“所过凭问讯,似欲慰穷途”则带来了淡淡的希望,尽管生活的道路艰难,人与人之间的问候却能带来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观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宋代诗歌中常见的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晚浮云合:描绘傍晚时分,云彩聚集的宁静景象,暗含诗人内心的忧愁。
- 天寒鸧鸹呼:寒冷的天气中,鸟儿的叫声使得环境更加凄凉,表现出一种孤独。
- 世人共卤莽:对世人的迷茫感到失望,反映出社会的普遍困境。
- 行路日荒芜:行走的路途逐渐荒废,象征生活的无望与迷失。
- 衰谢身何补: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与反思,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悟。
- 低垂气不苏: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身体虚弱,难以振作的状态。
- 所过凭问讯:在行路过程中,若有人问候,便似乎能带来一丝慰藉。
- 似欲慰穷途:对生活困境的无奈,表达出一种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态度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通过鸟的叫声传递情感,使自然更具人性化。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孤独感。诗中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人生迷茫的感慨,传递出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着变幻莫测的人生,暗示着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 鸧鸹:代表孤独与哀伤,强化了诗中凄凉的氛围。
- 荒芜:象征着生活的困顿与失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
- 低垂:形容诗人的无力感,传达出对衰老的深刻体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晚浮云合”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晴朗的天空
B) 傍晚的阴云
C) 雨后的彩虹 -
“世人共卤莽”中“卤莽”指的是什么?
A) 清晰
B) 迷茫
C) 快乐 -
诗人对于衰老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充满希望
C) 无奈与悲凉
答案:
- B) 傍晚的阴云
- B) 迷茫
- C) 无奈与悲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对生命的珍惜与豪情。
诗词对比:
- 曹彦约《戏集少陵句》与杜甫《登高》:两者都展现出对人生的沉思,但曹彦约更偏向于内心的孤独感,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戏集少陵句》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