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寄程穆倩》
时间: 2025-02-04 17:06: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寄程穆倩
作者:李符 〔清代〕
五月停舟,曾访闲居,碧梧映门。
有美酒盈尊,接篱倒著,生香辟蠹,束笋横陈。
吐纳便便,丰神奕奕,淮海维扬一俊人。
相逢晚,喜君能倒屣,我愿扶轮。
砚名星宿堪珍。见梦里擎将圭冕神。
故石麟绣虎,才华倾国,秦书漠篆,笔法空群。
荷芰为衣,松枝作麈,忆听清谈又几旬。
当斯际,想科头踞石,抱膝看云。
白话文翻译
在五月的阳光下,我停舟游玩,曾经造访那悠闲的居所,碧绿的梧桐映照在门前。
有美酒满满一尊,品尝时与篱笆相接,香气扑鼻,嫩笋摆放成行。
我尽情呼吸,精神焕发,淮海和维扬的俊才让我心生向往。
相逢虽晚,喜的是你能轻松自如,我愿意陪伴你一起畅谈。
砚台上铭刻的星宿值得珍惜,梦中看到你如同擎着冕旒的神明。
昔日的石麟与绣虎,才华横溢,秦书之笔法更是空前绝后。
荷花与芰荷为衣,松枝做成的拂尘,回忆起我们几度清谈。
在这时刻,我想起你科头踞石,怀抱膝盖看云的样子。
注释
- 碧梧:青翠的梧桐树。
- 接篱倒著:形容倒酒时,酒杯与篱笆相接,生动形象。
- 丰神奕奕:指精神焕发、气宇轩昂的样子。
- 砚名星宿:砚台上刻有星宿,象征文人雅趣。
- 科头踞石:古时文人闲适的生活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符,清代诗人,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擅长描绘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沁园春 寄程穆倩》是在一次与友人相聚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生活的陶醉。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之间轻松愉快的交流,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李符的《沁园春 寄程穆倩》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以五月停舟为起点,描绘了一幅清新怡人的田园画面,碧梧映门、酒盈尊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愉悦的生活氛围。
在这种环境中,诗人不仅享受美酒佳肴,更感受到精神的抚慰与心灵的共鸣。诗中提到的“淮海维扬一俊人”则突显了友人的风采,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欣赏与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话的方式,诗人进一步展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强调了友人能够轻松自如地相处的快乐。
此外,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荷芰为衣”、“松枝作麈”,营造出一种自然、闲适的生活画面,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在情感上温暖而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极具诗意与画面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月停舟:在温暖的五月,诗人停船游玩,轻松自在的状态。
- 曾访闲居:回忆曾经造访的宁静之所,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碧梧映门:描绘出门前青翠的梧桐,增添了自然之美。
- 有美酒盈尊:酒杯满盈,象征着丰盈的生活。
- 接篱倒著:生动形象地描绘倒酒的场景,增添生活气息。
- 丰神奕奕:表现出朋友的精神状态,赞美友人的气质。
- 相逢晚:表明相聚的时间虽晚,但情谊依旧深厚。
- 砚名星宿堪珍:强调文人雅趣,珍视文化内涵。
- 见梦里擎将圭冕神:梦中看到友人如同神明,表达对友人的崇敬与美好愿景。
- 忆听清谈又几旬:回忆过去的清谈,时光流逝中的珍贵回忆。
- 想科头踞石:描绘友人闲适的身姿,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与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荷芰为衣,松枝作麈”比喻自然的清雅与闲适。
- 对仗:如“故石麟绣虎,才华倾国”,展现出工整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星宿”视为有灵性的东西,增强了文化的象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梧:象征高雅、坚贞的品格。
- 美酒:象征欢乐、丰盈的生活。
- 松枝:象征长寿、坚韧。
- 星宿:象征文人的雅趣与文化底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碧梧”指的是什么?
A. 树木
B. 河流
C. 山脉
D. 建筑 -
诗人对友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A. 疏远
B. 赞美和珍视
C. 敌对
D. 忽视 -
“荷芰为衣”中“荷芰”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清雅
C. 富贵
D. 强壮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的作品,描绘了饮酒作乐的情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词对比
《月下独酌》vs《沁园春 寄程穆倩》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生活的热爱,但《月下独酌》更强调孤独中的自我抒情,而《沁园春 寄程穆倩》则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与共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友谊的诗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