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千岩》

时间: 2025-01-26 01:43:05

若人金石心,试命洞庭浪。

传闻下巴陵,沥酒喜无恙。

我行丹枫林,屡骋白苹望。

乌鹊不可嗔,论功当坐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若人金石心,试命洞庭浪。
传闻下巴陵,沥酒喜无恙。
我行丹枫林,屡骋白苹望。
乌鹊不可嗔,论功当坐上。

白话文翻译:

如果有人心如金石,就试试他在洞庭湖的波浪中能否生存。
听说在巴陵,有人饮酒畅快无忧。
我在丹枫林中行走,常常眺望白色的苹花。
乌鹊不必生气,论功行赏应坐在上面。

注释:

  • 金石心:形容人的内心坚硬如金石,意指刚强不屈。
  • 试命:试试看生命的意义或运势。
  • 洞庭浪:指洞庭湖的波涛,象征险境。
  • 巴陵:地名,意指巴陵地区,著名的美酒之乡。
  • 沥酒:指倾酒,形容饮酒的情景。
  • 丹枫林:红色的枫树林,象征秋天的美丽。
  • 白苹望:远望白色的苹花,表现对美景的向往。
  • 乌鹊:指乌鸦和喜鹊,象征着传信和吉祥。
  • 论功当坐上:指根据功劳来分配座次或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沙,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和书法家,生于今江苏扬州,晚年居于今浙江绍兴。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善于描绘山水景色。

创作背景:

《待千岩》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姜夔在这种环境中,通过诗词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待千岩》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的诗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渴望的氛围。开头的“若人金石心”展现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钦佩,而“试命洞庭浪”则以湖泊的波涛象征人生的挑战,暗示人们在生活中需要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接下来的“传闻下巴陵,沥酒喜无恙”则引入了友人饮酒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尤其是“我行丹枫林,屡骋白苹望”,通过对秋天枫林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自然的欣赏。最后一句“乌鹊不可嗔,论功当坐上”则是对友谊的呼唤,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将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若人金石心:开篇设问,强调内心的坚韧。
  • 试命洞庭浪:试探生命的考验,象征生活的波澜壮阔。
  • 传闻下巴陵:引入外部环境,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沥酒喜无恙:描述友人饮酒的欢愉,展现人际间的温情。
  • 我行丹枫林:转向自然景色,诗人身处美丽的秋天。
  • 屡骋白苹望: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沉醉与渴望。
  • 乌鹊不可嗔:友谊与和谐,强调人际关系的和睦。
  • 论功当坐上:友人之间的情谊与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石心”比作人的内心,生动形象。
  • 拟人:乌鹊“不可嗔”赋予鸟类情感,使诗意更具表现力。
  • 对仗:如“丹枫林”和“白苹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表达了对坚韧精神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流露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石心:象征坚强与不屈。
  • 洞庭浪:象征生活的挑战与波折。
  • 丹枫林:象征秋天的美与宁静。
  • 白苹:象征美好与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石心”指的是什么?
    • A. 温柔的心
    • B. 坚韧的心
    • C. 软弱的心
  2. 诗中提到的“巴陵”以什么著称?
    • A. 美酒
    • B. 美食
    • C. 风景
  3. 诗人行走在哪种树林中?
    • A. 松林
    • B. 丹枫林
    • C. 桃林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姜夔的《待千岩》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有对饮酒的描写,但姜夔更注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饮酒场景展现出洒脱与豪情。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姜夔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