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菱》
时间: 2025-01-22 08:41: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菱
作者: 杜文澜 〔清代〕
占莼乡绿莹柔玉,一绳界断秋水。
瓜皮艇小穿波稳,采采湿衣空翠。
凉影碎。听隔浦清歌,惊破鸳鸯睡。
堆盘更美。笑瘦削鞋尖,斜攲巾角,闲供雪瓷醉。
任多刺。清胜莲房芡米。折腰情味如此。
灵池漫道浮根弱,红紫未粘泥滓。
怀古里。记趁晓南湖,船聚人喧市。
西风又起。怅桂棹归迟,菰塘路冷,梦绕碧云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莼乡,绿水如柔玉般闪耀,一条细绳隔断了秋水。小小的瓜皮船轻巧地穿过波浪,湿衣空中荡漾着翠色。凉爽的影子破碎了,听见隔岸的清歌,惊醒了沉睡的鸳鸯。堆盘上的美食更加诱人,笑着看那瘦削的鞋尖,斜靠着巾角,悠闲地享受着瓷器里的美酒。任由多刺的水草,清香胜过莲房和芡米,折腰间情味如此。灵池上漫说浮根很弱,红紫的花朵未曾沾染泥滓。在怀古之中,记得在晓光下的南湖,船只聚集,人声喧闹。西风又起,心中怅然,桂棹归来迟,菰塘路冷,梦中缠绕着碧云的景象。
注释
- 莼乡:指生长莼菜的地方,象征着水乡的清丽。
- 瓜皮艇:用瓜皮制成的小船,形象生动,体现了民间的生活智慧。
- 空翠:形容清澈的水面映照着翠绿色,意境优美。
- 鸳鸯:象征着爱情,表现出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 雪瓷:指洁白如雪的瓷器,代表着清雅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文澜,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水乡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对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此诗展现了水乡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绿水、菱角、鸳鸯、清歌等意象交织出一幅画卷。开篇通过“莼乡绿莹柔玉”引入,瞬间勾勒出清丽的水乡景致,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后面提到的小船稳稳穿行,湿衣空翠,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诗中“凉影碎”一句,传达出一种梦幻的感觉,似乎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令人在自然中陶醉。
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深化,诗人不仅描绘了水乡的自然美,更透过这些景象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最后两句“怅桂棹归迟,菰塘路冷,梦绕碧云里”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反映出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占莼乡绿莹柔玉:描绘水乡的美丽,莼菜生长的地方,水面如玉般光滑。
- 一绳界断秋水:细绳将水面隔开,暗示静谧的氛围。
- 瓜皮艇小穿波稳:小船轻巧而稳地行驶,体现对自然的适应。
- 采采湿衣空翠:湿衣映衬着清新的水色,传达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凉影碎:凉爽的影子在水中破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听隔浦清歌:听见对岸的歌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惊破鸳鸯睡:鸳鸯被歌声惊醒,象征爱情的美好。
- 堆盘更美:美食的诱惑,与自然景色相得益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绿莼乡绿莹柔玉”,将水乡比作美玉,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如“凉影碎”,将自然现象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流露,表达了对水乡生活的热爱和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莼:象征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水乡气息。
- 鸳鸯:象征爱情与和谐。
- 瓜皮艇:体现了民间智慧与生活的简单美。
- 雪瓷:象征洁净、雅致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瓜皮艇”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 A. 瓜皮
- B. 木头
- C. 竹子
-
诗中“凉影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宁静
- B. 忧伤
- C. 快乐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 杜文澜的《摸鱼儿 菱》和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情,前者更注重细腻的场景描写,而后者在抒情方面更为直接,二者共同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