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时间: 2025-02-04 16:19: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作者:赵必岊 〔宋代〕
倚西风招鸿送燕,年华今已如客。
青奴一饷贪凉梦,昨夜酒红无力。
愁似织。听鸣叶寒蝉,话到情无极。
舞衣春入。叹带眼偷移,琴心不断,襟袖旧时窄。
红尘陌。谁寄佳人消息。
任他珠网瑶瑟。金钗两鬓霓裳曲,总是浪歌闲拍。
长夜笛。且慢析轻匀,留醉酒垆侧。
烟青雾白。望残照关河,晴云楼阁,何处是秋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写的是在西风轻拂下,候鸟南归的情景,诗人感叹时光匆匆,年华如同过客一般。青奴(指年轻的女侍)一时贪恋于凉爽的梦境,昨夜的酒意已然消退,感到无力。愁苦似乎如织般纷繁,听着寒蝉在叶间鸣叫,谈及情感却无尽无休。春天的舞衣已然进入,而我却叹息眼中情感的流转,琴心依旧,但衣袖却显得狭窄。红尘的陌路上,谁能传递给我佳人的消息?任凭珠网和瑶瑟响起,金钗和霓裳的曲调,最终也只是浪歌轻拍而已。漫漫长夜中,笛声悠扬,慢慢品味着酒的醇香,留在酒垆一侧。烟青雾白,眺望着残照映照的关河,晴空下的楼阁,哪里才是那秋色的归处呢?
注释
- 倚西风:依靠着西风,暗示秋天的到来。
- 青奴:指年轻的女侍。
- 贪凉梦:沉溺于凉爽的梦境中。
- 愁似织:愁苦如同织物一样交织。
- 舞衣春入:春天的舞衣已经进入。
- 珠网瑶瑟:形容美丽的乐器,象征富贵与雅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必岊(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风格清新、婉约,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其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情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个人在红尘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摸鱼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情感变迁的深刻感悟。开篇以“倚西风招鸿送燕”引入,描绘出一种秋天的感觉,西风送走候鸟,象征着离别与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以“年华今已如客”感叹人生的短暂,青春如同过客般一晃而过。
词中的“青奴一饷贪凉梦”体现了对青春的眷恋,而“昨夜酒红无力”则表达了对往昔欢愉的追忆与当下的苦闷,酒意已消,愁苦却愈发明显。此处的“愁似织”形象地描绘出愁绪的复杂与交织,令人感同身受。
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对情感的探讨愈发深入。“叹带眼偷移,琴心不断,襟袖旧时窄”表现出对旧时情感的怀念与无法再回的遗憾。整首词以“红尘陌”、“谁寄佳人消息”收尾,既有对情感的呼唤,也有对人世间无常的感慨,最后以对秋色的沉思结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倚西风招鸿送燕:依靠在西风中,招呼候鸟和燕子,暗示秋天的到来。
- 年华今已如客:时光已经像过客一样匆匆而过。
- 青奴一饷贪凉梦:年轻的侍女贪恋于清凉的梦境中。
- 昨夜酒红无力:昨夜的酒意已然消退,感到无力。
- 愁似织:愁苦如织,交织成网。
- 听鸣叶寒蝉:听着寒蝉在叶间鸣叫,增添了秋的氛围。
- 话到情无极:谈及情感却无尽无休。
- 舞衣春入:春天的舞衣已然进入,象征着春的活力。
- 叹带眼偷移:叹息情感在眼中流转,难以把握。
- 琴心不断,襟袖旧时窄:琴心依旧但衣袖却显得狭窄,暗示情感的变化。
- 红尘陌:在红尘的陌路上,感到孤独。
- 谁寄佳人消息:谁能传递给我佳人的消息?
- 任他珠网瑶瑟:即便是那些美丽的乐器,依然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 金钗两鬓霓裳曲:金钗点缀着鬓发,霓裳的曲调,象征着华美的生活。
- 总是浪歌闲拍:这些终究只是轻松的歌声而已。
- 长夜笛:漫漫长夜中的笛声悠扬。
- 且慢析轻匀:慢慢品味,细细分析。
- 留醉酒垆侧:将醉意留在酒垆一侧。
- 烟青雾白:烟雾缭绕,景象迷离。
- 望残照关河:眺望着残照中的关河。
- 晴云楼阁:晴空下的楼阁,意象清晰。
- 何处是秋色:最终思考着,哪里才是秋色的归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似织”,将愁苦比作织物,形象生动。
- 拟人:寒蝉的鸣叫被赋予了情感,增添了诗意。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美感,使得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时间流逝、情感变迁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秋天和时光的流逝。
- 鸿燕:象征离别与归来,暗示情感的起伏。
- 青奴:年轻的侍女,象征青春与梦境。
- 酒:象征欢愉与失落,反映情感的复杂。
- 寒蝉:象征孤独与时光的流逝。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摸鱼儿》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赵必岊
C. 苏轼
答案:B -
诗中“倚西风招鸿送燕”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C -
“愁似织”中的“织”主要用来比喻什么?
A. 时间
B. 愁苦
C. 梦境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的《雨霖铃》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柳永的《雨霖铃》相较,均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情感的无奈,但《摸鱼儿》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雨霖铃》则更加强调离愁别绪,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