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水仙花 其三》

时间: 2025-01-11 02:04:43

万花如燄柳如烟,常??冰绡畏不前。

曾在水边衣不湿,可知入火不能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花如燄柳如烟,常冰绡畏不前。曾在水边衣不湿,可知入火不能然。

白话文翻译:

繁花似火,柳树如烟,常见的冰绡却总是畏缩不前。曾经在水边,衣服没有沾湿,难道能说我进入火中也不会这样吗?

注释:

  • 万花如燄:形容花朵繁盛,色彩鲜艳,如火焰般美丽。
  • 柳如烟:柳树柔软轻盈,像烟雾一样轻飘。
  • 常冰绡:冰绡是一种轻薄的丝绸,常用来形容柔弱的东西。
  • 衣不湿:衣服没有被水沾湿,象征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
  • 入火不能然:进入火中就不能保持干燥,隐喻了冒险的后果。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衣不湿”和“入火”可以理解为一种隐喻,表达对冒险和风险的思考。水边的安全让人心安,但火的危险则让人无法靠近。这种对比揭示了人们在面对风险时的犹豫和恐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钟惺,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在当时的文坛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创作背景:

《暮春水仙花》系列诗作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以花为喻,寄托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诗歌鉴赏:

《暮春水仙花 其三》以花和柳的意象开篇,生动描绘出春天的繁华与美丽。诗中“万花如燄”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生机勃勃,而“柳如烟”则增添了一丝柔和的气息,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用“常冰绡畏不前”来暗示一种脆弱和犹豫,似乎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不敢接近与珍惜,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矛盾。

而后半部分的“曾在水边衣不湿”则引发了思考,诗人通过个人经历的描绘,反思人们在面对风险时的选择。水边的安全与火的危险形成强烈对比,隐喻了人生中必须做出的选择与冒险。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充满了哲理性与思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花如燄柳如烟:用生动的比喻描绘春天的繁花似火与柳树轻盈的形态。
  2. 常冰绡畏不前:表现出一种小心翼翼的态度,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畏惧。
  3. 曾在水边衣不湿:描绘诗人生活中的一段经历,暗示人们在安全环境中的无忧无虑。
  4. 可知入火不能然:通过火的象征,强调冒险的不可避免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万花如燄”形象地表现花朵的艳丽。
  • 对仗:诗中描写花与柳的对比,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反问:用“可知”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哲理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生命的脆弱与美好,以及对生活中选择与冒险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风险的警惕,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沉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代表柔韧与适应,暗示生命的韧性。
  • :象征安全与宁静,暗示人们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 :象征危险与挑战,提醒人们面对生活的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花如燄”的比喻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花的颜色
    B. 花的数量
    C. 花的形态

  2. “常冰绡畏不前”中,冰绡象征了什么? A. 脆弱与畏惧
    B. 坚强与勇敢
    C. 安全与宁静

  3. 诗中“可知入火不能然”是在表达什么? A. 人生的无常
    B. 冒险的重要性
    C. 生命的脆弱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表现战乱对自然的破坏和诗人的忧虑。
  • 《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展现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