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张处士
梅尧臣
闻尔闲於琴,寝处未尝辍。
抱之京师来,岂与工师列。
一奏流水声,落指鸣决决。
既曰林壑人,安事尘土辙。
白话文翻译:
我听说你在琴艺上悠闲自得,连睡觉的时候也不曾停下。
你抱着琴来到京城,怎能和那些技艺高超的工匠相提并论?
你一弹奏出那潺潺流水的声音,指头轻轻一落,音符就如决水般流淌。
既然你是山林中的人,又何必去追逐尘世的车辙呢?
注释:
- 闲于琴:指在琴艺上悠闲自得。
- 寝处未尝辍:指在睡觉时也未曾停止弹琴。
- 工师:工匠,指技艺高超的人。
- 流水声:形容琴声如流水般清澈流畅。
- 林壑人:指隐居在山林中的人,象征清静脱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宗道,号松溪,晚号闲云。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律诗,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尤以咏物诗见长,代表作有《秋夕》、《秋词》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赞美。在繁华的京城中,梅尧臣向张处士表达了对其琴艺的赞美,以及对尘世生活的淡漠,反映了他对自然与清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赠张处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张处士的琴艺生涯,诗中流露出对他深厚的欣赏与尊重。诗的开头,用“闻尔闲于琴”来引入,表现出张处士在音乐上的悠然自得,仿佛他弹琴的声音已传入梅尧臣的耳中,令人心驰神往。接着提到“寝处未尝辍”,进一步强调张处士对琴的热爱与执着,甚至在睡梦中也不忘弹奏。此处不仅展现了对琴的情感,更表现了对艺术的追求。
在“抱之京师来,岂与工师列”一句中,梅尧臣以质问的方式,强调了张处士的独特与超凡。虽然他身处繁华的京城,依然不愿意与那些技艺高超的工匠相提并论,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一奏流水声,落指鸣决决”则描绘了张处士琴声如流水般清澈悦耳,音符轻盈流畅,仿佛自然之声,这种意象令人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宁静与愉悦。最后一句“既曰林壑人,安事尘土辙”,将张处士与大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梅尧臣对他的赞美与向往,强调了隐逸生活的价值。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与处士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听说你在弹琴时悠闲自得,连睡觉时也不曾停下。
- 通过“闻尔闲于琴”引出主题,表现出对张处士琴艺的敬仰。
-
你携琴来到京城,怎能与那些技艺高超的工匠相提并论?
- 通过对比,强化张处士的独特性,突出他的艺术追求。
-
你一弹奏出那潺潺流水的声音,指头轻轻一落,音符如决水般流淌。
- 使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琴声的清澈与流畅。
-
既然你是山林中的人,又何必去追逐尘世的车辙呢?
- 最后一句引发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水声”比喻琴声清澈、悦耳。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人品和艺术追求的赞美,同时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象征艺术与修养,代表着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 流水:象征自然与灵动,代表着音乐的纯净与流畅。
- 林壑:象征隐逸与自然,表现出对世俗喧嚣的淡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工师”是指什么?
- A. 艺术家
- B. 技艺高超的工匠
- C. 农民
-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作者对什么的追求?
- A. 财富
- B. 隐逸生活
- C. 权力
-
“流水声”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喧闹
- B. 音乐的纯净与流畅
- C. 伤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梅尧臣
- 《山中问答》 - 王维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赠张处士》与王维的《鸟鸣涧》都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梅尧臣更加强调琴艺与个人情感,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心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