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时间: 2025-01-27 03:12:34

万雷豗击一江声,本是风从水上行。

断港不妨寻住计,修涂未信阻归程。

间中已会失天静,忙里依然心地平。

险阻怪岩行半百,扁舟肯学夜多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雷豗击一江声,本是风从水上行。断港不妨寻住计,修涂未信阻归程。间中已会失天静,忙里依然心地平。险阻怪岩行半百,扁舟肯学夜多惊。

白话文翻译:

雷声轰鸣如潮水般涌来,原来是风在水面上飞行。虽然港口断了,但仍可寻找停留的办法,修整航道并不一定会妨碍归途。偶尔在风暴中失去了宁静,但在忙碌中仍然保持内心的平静。面对险阻和怪石,已经行驶了半个多时辰,扁舟也愿意在夜间多经历一些惊险。

注释:

  • 豗击:声势浩大的轰鸣声。
  • 寻住计:寻找停留的办法。
  • 修涂:修整航道。
  • 失天静:失去宁静的状态。
  • 心地平:内心保持平静。
  • 险阻怪岩:险峻的障碍和奇特的岩石。
  • 扁舟:小船,通常指轻便的舟船。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一种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人内心平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风雨挑战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其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蕴含哲理,风格清新自然。他的创作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船行于水上时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风暴时的心路历程及对生活的思考。通过描写暴风雨的情景,反映出人内心的坚持与平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暴中的水面景象,深刻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的敬畏与内心的宁静。开篇以“万雷豗击一江声”引入,声势浩大,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暴风雨的现场。接着,“本是风从水上行”则揭示了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表现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尊重。

在面对“断港”与“修涂”的选择时,诗人表现出一种淡定的态度,强调了在生活的险阻中仍然可以找到应对之策。“间中已会失天静,忙里依然心地平”一句,展示了在外部环境动荡的情况下,内心的平静是多么珍贵。最后,尽管面临“险阻怪岩”,诗人依然愿意乘船探索,反映出一种勇于冒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亦是一种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淡定,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万雷豗击一江声”:描述雷声的宏大,象征自然的力量。
    2. “本是风从水上行”:揭示了自然现象的原因,体现对自然的理解。
    3. “断港不妨寻住计”:即使港口断了,仍能寻找解决办法,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4. “修涂未信阻归程”:修整航道并不一定会妨碍归途,说明对困难的乐观态度。
    5. “间中已会失天静”:在风暴中失去宁静,体现外界的动荡。
    6. “忙里依然心地平”:在忙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突出内心的力量。
    7. “险阻怪岩行半百”:面对艰难险阻,已行走了一半,体现诗人勇敢探索的精神。
    8. “扁舟肯学夜多惊”:小舟在夜间经历惊险,象征着对挑战的接受与勇气。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雷声比作潮水,形象生动。
    2. 拟人:通过“扁舟肯学夜多惊”,赋予舟以人性化的情感。
    3. 对仗:如“间中已会失天静,忙里依然心地平”,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风暴时的心灵感受,强调在外部环境动荡的情况下,内心的平和与勇气是克服困难的关键。诗人以自然为背景,表达出对生活的思考与积极向上的态度,彰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万雷: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威严。
  • 江声:代表了流动与变化,暗示生活的起伏。
  • 港口:象征着安稳与归属。
  • 怪岩:代表着生活中的障碍与挑战。
  • 扁舟:象征着个人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与勇敢探索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万雷豗击一江声”中的“万雷”代表什么?

    • A. 雷声的数量
    • B. 自然的力量
    • C. 船的声音
    • D. 人的声音
  2. 诗中提到“心地平”是指什么?

    • A. 内心的烦躁
    • B. 内心的平静
    • C. 外部环境的平静
    • D. 船的平稳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恐惧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在困境中保持内心平和的态度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阳枋的《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平和,而李白的作品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人生的畅快。两者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