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资中道上无双堠感怀作)》
时间: 2025-02-04 16:10: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事近(资中道上无双堠感怀作)
程垓 〔宋代〕
别梦记春前,春尽苦无归日。
想见鹊声庭院,误几回消息。
万重离恨万重山,无处说思忆。
只有路傍双堠,也随人孤只。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到来之前,我常常梦见这段分别,而春天已尽,却苦于再无归期。
我想在庭院中听到喜鹊的叫声,却又几次误会了消息。
无尽的离愁像重重山峦般压在心头,无处倾诉我的思念。
只有路边的双堠,也似乎与我一样,孤独无依。
注释:
- 别梦:分离的梦境。
- 春前:春天到来之前。
- 归日:回归的日子。
- 鹊声:喜鹊的叫声,象征好消息。
- 离恨:离别的忧伤。
- 万重山:形容离愁如同重重山峦。
- 双堠:两旁的栅栏,象征孤独和无助。
典故解析:
- 鹊声:喜鹊被视为传递好消息的鸟,常在古诗中出现,代表着美好的希望与消息。
- 离愁:古代文人常以山水意象表达离别之情,离愁与自然的结合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垓,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著称,擅长描绘离愁别绪。其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遭遇离别之际,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愁苦。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相互交织,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复杂。
诗歌鉴赏:
《好事近》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离愁与孤独。开篇的“别梦记春前”,首先引入了离别的主题,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归期的渴望。接着“春尽苦无归日”,进一步加深了离愁,春天的结束象征着希望的破灭,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显而易见。
“想见鹊声庭院,误几回消息”,这句通过对喜鹊的渴望,展现了对好消息的期盼与失落。鹊声的缺席不仅是对离别的哀伤,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接下来的“万重离恨万重山”,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离恨如重山叠嶂,难以言说,极具视觉与情感的冲击。
最后一句“只有路傍双堠,也随人孤只”,以双堠的孤寂呼应全诗的主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依。整首词在意象上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深刻的人生哲思,展现出程垓细腻而感性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梦记春前:提到离别的梦,暗示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
- 春尽苦无归日:春天结束,意味着希望的破灭,表达了失落与苦恼。
- 想见鹊声庭院:渴望听到喜鹊的叫声,象征好消息的希望。
- 误几回消息:期待与失落交织,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
- 万重离恨万重山:离愁如重山般沉重,形象化了思念的深切与无奈。
- 无处说思忆:思念无处倾诉,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 只有路傍双堠:双堠象征孤独,强调了诗人的无助与孤独感。
- 也随人孤只:与自己一样孤独,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愁比作重山,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双堠人性,增强孤独感。
- 对仗:如“万重离恨万重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愁与孤独,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希望与生机,然而在诗中却与离别相伴。
- 鹊声:代表好消息,渴望与失落的象征。
- 双堠:象征孤独,诗人内心的写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鹊声”象征什么?
- A. 哀伤
- B. 好消息
- C. 离别
-
“万重离恨万重山”中的“万重”强调了什么?
- A. 离愁的轻松
- B. 离愁的沉重
- C. 离愁的简单
-
诗人的孤独感是通过什么意象表现的?
- A. 春天
- B. 双堠
- C. 庭院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程垓的《好事近》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离愁与思念,但程垓更侧重于对孤独的描绘,情感更为沉重;而李清照则在离愁中带有更多的柔情与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研究》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