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西江月
作者: 白朴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上灵椿未老,月中丹桂初花。
充闾佳庆尽堪夸。圣善元来姓贾。
广座平分玉果,绛颅剩拂丹砂。
从今人说细侯家,自有青衫竹马。
白话文翻译:
天上的灵椿树还没有老去,月中的丹桂花刚开始绽放。
充闾的美好庆典尽可以夸口,圣善的名声本来姓贾。
广大的座位平分着美玉果实,红色的头颅依然拂动着丹砂。
从今往后,人们都在谈论细侯之家,自有青衫竹马相伴。
注释:
- 灵椿:指神木,象征长寿与吉祥。
- 丹桂:指桂花,象征高洁与芬芳。
- 充闾:指充闾村,意指庆祝的场所。
- 圣善:指有德行的人。
- 细侯:指地位高贵的人。
- 青衫竹马:青衫指文人,竹马是儿童玩具,象征纯真与无邪的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朴,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及诗人,以擅长书法和音乐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生活的真实与美好,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宋元变革之际,诗中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节庆氛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西江月》是一首描写节庆和人情的诗。白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篇以“天上灵椿未老,月中丹桂初花”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美丽画面,灵椿与丹桂象征长寿与高洁,暗含着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接下来的“充闾佳庆尽堪夸”则点出节庆的热烈与欢愉,透出一种自豪感。诗中提到的“圣善元来姓贾”,不仅是对有德之人的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贤良淑德的推崇。
后两句“广座平分玉果,绛颅剩拂丹砂”描绘了盛宴的场景,富贵与欢乐交织,令人向往。最后一句则通过“青衫竹马”,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谊,令人倍感温暖。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上灵椿未老:描写灵椿树的长青,象征年轻与生命力。
- 月中丹桂初花:桂花刚开,象征着希望与美好即将来临。
- 充闾佳庆尽堪夸:充闾的美好庆典非常值得夸奖,体现了节庆的热闹。
- 圣善元来姓贾:有德之人本姓贾,强调人们对德行的尊重。
- 广座平分玉果:盛宴上美玉般的果实被大家平分,象征分享与富饶。
- 绛颅剩拂丹砂:红色的头颅象征着热情与活力,依然在庆祝中忙碌。
- 从今人说细侯家:今后人们都在谈论细侯之家,暗示其地位与影响。
- 自有青衫竹马:青衫与竹马的结合,表达了纯真友谊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灵椿”与“丹桂”比喻长寿与高洁。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佳庆尽堪夸”突出节庆的热烈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庆祝与友谊展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灵椿:长寿、吉祥的象征。
- 丹桂:高洁、优雅的象征。
- 佳庆:欢庆、热闹的象征。
- 青衫竹马:纯真友谊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灵椿”象征什么?
- A. 短命
- B. 长寿
- C. 疲惫
- D. 凋零
- 答案:B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青衫竹马”象征着___。
- 答案:纯真友谊
-
判断题:诗中通过描写节庆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对/错
- 答案: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比较白朴的《西江月》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在表达情感上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白朴更侧重于对节庆与友谊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体情感与内心世界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元杂剧》相关资料
- 《白朴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