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歌者樊娃索赋》
时间: 2025-01-27 03:08: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歌者樊娃索赋
作者:白朴 〔元代〕
爱人问尤物,信花月与精神。
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
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
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
天公不禁自由身。
放我醉红裙。
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
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
莫要琵琶写恨,与君同是行人。
白话文翻译
爱人问我那美丽的女子,她是否信任花月与精神。
我听着歌声如同串起的骊珠,声音均匀如同象板,咽喉间如云般缠绕。
我想起了旧日的风流人物樊素,记得她的樱桃在洛阳春天是多么出名。
千古东山的快乐,一时北海的清酒。
天公不阻我自由身,
让我醉在这红裙之中。
想念故乡邯郸,那荒废的台子和老树,尽是为亡灵赋诗。
青山这些年依旧安好,但泪痕却比从前新鲜。
不要用琵琶抒写怨恨,你我都是行路的人。
注释
- 尤物:指美丽的女子。
- 骊珠:美丽的珍珠。
- 风流:指风雅的气质和才华。
- 樊素:古代女子,代表风流才子。
- 千古东山:形容历史悠久的美好景象。
- 清樽:指清酒的酒杯。
典故解析
- 樱桃名动洛阳春:指樱桃在洛阳春天的美名,象征着花开时的美好景象。
- 邯郸:古代城市,常用作思乡的意象。
- 琵琶:古乐器,常与忧伤和怀旧的情感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女性视角描写爱情和生活。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人思潮活跃之际,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通过一位歌者的视角,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音乐感强烈。开头的“爱人问尤物”,即引入了爱情的主题,表现出对美的追求。紧接着“听歌串骊珠”,以音乐作为媒介,展现出歌者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诗中提到的“樊素”和“樱桃”则是对古代风流人物的回忆,反映出作者对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千古东山高兴”,则由历史的视角展现出对快乐的追求,在此也隐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随着诗意的发展,作者逐渐转向对故乡的思念,“想故国邯郸”中流露出深深的乡愁。最后一句“莫要琵琶写恨”,则是对悲伤情感的拒绝,暗示着希望与未来,展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美,也有历史的厚重,情感的表达上则融合了思乡与对美的追求,展现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爱人问尤物,信花月与精神:引入爱情主题,表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音乐的美感,象征着生活的愉悦。
- 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回忆往昔,抒发对文人雅士的向往。
- 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探讨人生的快乐。
- 天公不禁自由身:表达渴望自由的心情。
- 放我醉红裙:渴望享受生活的态度。
- 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深切的乡愁,寓意对故乡的思念。
- 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情感变化。
- 莫要琵琶写恨,与君同是行人:拒绝悲伤,强调乐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咽水萦云”,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诗意。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情感基调既有欢愉又有淡淡的忧伤,反映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美丽的女子:象征爱情和美好。
- 音乐:象征生活的愉悦与艺术的享受。
- 故乡:象征思念与归属感。
- 泪痕:象征失去与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樱桃名动洛阳春”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樊素的怀念
- C. 对故乡的思念
-
诗中“莫要琵琶写恨”的意思是?
- A. 不要再弹琵琶
- B. 不希望表达悲伤
- C. 要继续写诗
-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生活的乐趣
- B. 爱情与思乡
- C. 人生的哲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及对政治的失望。
- 《红楼梦》中的诗词:其中许多诗词都蕴含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白朴《木兰花慢》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均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与对故乡的思念,但白朴更侧重于历史与时间的感悟,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的细腻与情感的深邃。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研究》:探讨元代文学的特点与发展。
- 《古典诗词赏析》:对经典古诗词进行详细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