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稚威饮杭太史丁香花下》

时间: 2025-01-23 09:59:17

来向花前倒酒卮,白头应自叹彪之。

尽惊晼晚春光老,便觉低徊舞态迟。

无力故欹芳草径,有香肯趁海棠时。

知他百结何缘解,消息还凭隔岁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来向花前倒酒卮,白头应自叹彪之。
尽惊晼晚春光老,便觉低徊舞态迟。
无力故欹芳草径,有香肯趁海棠时。
知他百结何缘解,消息还凭隔岁期。

白话文翻译:

请来花前倒酒杯,白发苍苍怎能不感叹。
尽管惊觉春光已晚,舞姿也显得迟缓无力。
无力地倚靠在芳草小径,香气还要趁海棠花期。
不知这百般情缘如何解,消息仍然得靠年年再期。

注释:

  • : 古代酒器,一种盛酒的杯子。
  • : 此处指的是白头的感叹,或许是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 晼晚: 指傍晚时分,暗示时间的流逝。
  • 低徊: 徘徊、迟疑,形容人因感伤而不愿离去的状态。
  • 芳草径: 花香草绿的小路,象征美好的环境。
  • 海棠: 指海棠花,常用来象征美丽与短暂的生命。
  • 百结: 形容复杂的情感纠葛。

典故解析:

“海棠”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美丽而短暂的事物,常与青春、情感相连。诗中提到的“百结”则可以理解为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可能与恋爱、友谊有关。这种用典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王延年,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冷暖,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季,正值花开时节,诗人可能面临人生的感慨与思索,借助花前饮酒来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在花前饮酒的场景,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时间的无情。诗人在美丽的花前,感受到自身的苍老与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一种对青春逝去的惋惜。诗句中的“尽惊晼晚春光老”揭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衰老的无奈。通过“无力故欹芳草径”的描写,诗人不仅表现出身体的疲惫,更是心灵上的沉重,仿佛在低徊中徘徊着对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通过花、酒、春光等元素交织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人生、对时光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尤其是在“知他百结何缘解”处,诗人对情感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反思,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和难以言说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来向花前倒酒卮: 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花前饮酒的情景,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白头应自叹彪之: 诗人感叹年华已逝,白发苍苍,产生了对青春的怀念。
    • 尽惊晼晚春光老: 春天的光景已渐晚,感叹时间的无情。
    • 便觉低徊舞态迟: 舞姿因年纪而显得迟缓,表达了内心的惆怅。
    • 无力故欹芳草径: 身体的不适使得诗人无力倚靠在草径上,传达一种孤独感。
    • 有香肯趁海棠时: 花香依旧,但美好时光已不再,感叹生命的短暂。
    • 知他百结何缘解: 对复杂情感的困惑与思索,似乎在探讨缘分的无常。
    • 消息还凭隔岁期: 情感的联系依赖于时间的流逝,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花”和“酒”的意象,暗示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拟人: 赋予春光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情色彩。
    • 对仗: 诗句的对称结构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情感纠葛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 : 象征青春、美好和生命的短暂。
  • : 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往的怀念。
  • 春光: 隐喻生命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
  • 芳草径: 代表人生的旅程,或是追忆的路径。
  • 海棠: 象征美丽和短暂,常与爱情、青春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卮”指的是: A. 酒杯
    B. 花
    C. 诗歌
    D. 音乐

  2. “尽惊晼晚春光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的“芳草径”象征什么? A. 情感的复杂
    B. 人生的旅程
    C. 生命的短暂
    D. 成功的道路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延年的《和稚威饮杭太史丁香花下》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前者强调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后者则表现对离别的伤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均反映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延年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李白与王延年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