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权尚书南海》

时间: 2025-01-26 05:05:10

七郡双旌贵,人皆不忆回。

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

敕设薰炉出,蛮辞咒节开。

市喧山贼破,金贱海船来。

白氎家家织,红蕉处处栽。

已将身报国,莫起望乡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郑权尚书南海
作者:王建 〔唐代〕
七郡双旌贵,人皆不忆回。
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
敕设薰炉出,蛮辞咒节开。
市喧山贼破,金贱海船来。
白氎家家织,红蕉处处栽。
已将身报国,莫起望乡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郑权尚书南海之行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七郡的双旌高悬,然而人们都已不记得归来的事。戍楼上铺满了龙脑香,关口处象牙堆积如山。命令设立的薰炉已经点燃,蛮族的辞令和咒语如同节日般欢庆。市集上热闹非凡,山贼被打破,金价低廉,海船纷纷而来。家家户户织着白色的氎布,红蕉树处处可见。郑权已经为国尽忠,不再思念故乡的台上。


注释

  • 七郡: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七个郡,可能指王建所处的地方。
  • 双旌:指高悬的旌旗,象征着荣耀和权贵。
  • 戍头:指戍楼的顶部。
  • 龙脑:一种香料,古时常用于熏香。
  • 象牙:象征财富和地位的物品。
  • 敕设:命令设立的意思。
  • 薰炉:用来焚香的器具。
  • 蛮辞:可能指一些外族人的语言或咒语。
  • 市喧:市场的喧闹声。
  • 山贼:指作乱的山中盗贼。
  • 白氎:一种白色的布料,通常用于衣服。
  • 红蕉:指红色的香蕉,象征丰饶。
  • 已将身报国:已为国家尽己之力。
  • 望乡台:思念故乡的台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字子干,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0年,卒于835年。他以五言绝句著称,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郑权出任南海尚书之际,正值国家动荡、边境安全形势严峻。王建与郑权是好友,诗中寄托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表现出对国家的关心和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诗歌鉴赏

《送郑权尚书南海》是一首充满豪情的送别诗,王建通过描绘繁华的市场、丰饶的土地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家景象。开头两句“七郡双旌贵,人皆不忆回”,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虽然地位显赫,但人们已然忘却归来的喜悦,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展现出南海地区的繁荣与活力,市集的热闹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尤其是“已将身报国,莫起望乡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故土的眷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七郡双旌贵:描绘了七个郡的荣光,双旌象征着荣耀。
  2. 人皆不忆回:人们对归来的事情已然不再挂念,反映了功名的虚无。
  3. 戍头龙脑铺:戍楼上满是龙脑香,象征着守卫的安宁。
  4. 关口象牙堆:关口的象牙堆积,暗示财富与繁荣。
  5. 敕设薰炉出:命令设立的薰炉,展现了与外族的交流。
  6. 蛮辞咒节开:外族的咒语如节日般欢庆,表明文化的交融。
  7. 市喧山贼破:市场热闹,山贼被打破,反映了社会安宁。
  8. 金贱海船来:金价低廉,海船来往频繁。
  9. 白氎家家织:家家户户都在织白氎,象征着勤劳与富足。
  10. 红蕉处处栽:红蕉遍地生长,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11. 已将身报国:已为国家献身,表达了忠诚。
  12. 莫起望乡台:不再思念故乡,体现了对事业的投入。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戍头龙脑”)、对仗(如“白氎家家织,红蕉处处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友人的送别与对国家的忠诚,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故乡的深情眷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旌:象征权贵与荣耀。
  • 龙脑:象征安宁与富贵。
  • 象牙:象征财富与地位。
  • 蛮辞:象征文化交流。
  • 白氎、红蕉:象征生活的富饶与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七郡双旌”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权贵与荣耀
    C. 乡愁
    答案:B

  2. “已将身报国,莫起望乡台”表达了什么心情?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国家的忠诚
    C. 对友人的祝福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市场喧闹”反映了什么? A. 社会安宁
    B. 经济繁荣
    C. 战争频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王建的作品更加注重社会环境的描写,而王勃则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均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送郑权尚书南海》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