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废圃寻梅,集白石道人句》
时间: 2025-01-27 03:57: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废圃寻梅,集白石道人句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绿意更横枝,月影玲珑彻。
花下铺毡把一杯,卧看青门辙。
象管带香题,曾赋梅屏雪。
化作西楼几缕云,龙笛吟春咽。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园圃里,月光透过枝叶洒下玲珑的影子。
我在花下铺开毡子,端着一杯酒,卧着欣赏着青门的车辙。
曾经用象管书写的香气题词,写下过梅花和雪的情景。
如今化作西楼上的几缕云,伴着龙笛的春声轻轻吟咽。
注释:
字词注释:
- 横枝:树枝横向生长,形象生动。
- 玲珑:形容月影清晰细腻。
- 铺毡:在地上铺开毡子,指野外饮酒的情景。
- 青门辙:指青色大门前的车辙,象征过往。
- 象管:古代文人用象牙制作的笔,象征书法。
- 梅屏雪:梅花与白雪,常用以表达清冷之美。
- 龙笛:古代乐器,象征春天的乐声。
典故解析:
- 梅花: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清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龙笛:在古代文人诗歌中常出现,代表高雅的音乐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富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诗人走进一个废弃的园圃,探寻梅花的踪迹。此时的心境恰逢月明,花香四溢,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卜算子·废圃寻梅》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对梅花的向往和对往昔的追忆。首句“绿意更横枝,月影玲珑彻”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引入全诗,生动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月色的清幽,令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接下来,诗人通过“花下铺毡把一杯”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他在花下饮酒,卧看青门的车辙,似乎在思索着人生的过往与未来的方向,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韵味。
第三联“象管带香题,曾赋梅屏雪”则展现了诗人曾用象管书写的美好记忆,梅花与雪的结合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冷暖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化作西楼几缕云,龙笛吟春咽”,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将自己的思绪与乐声融为一体,表达了对春天和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意更横枝:春天的绿意愈发浓厚,树枝上生机勃勃。
- 月影玲珑彻:月光洒在地上,影子清晰而细腻。
- 花下铺毡把一杯:在花下,铺开毡子,端着一杯酒,营造出悠闲的氛围。
- 卧看青门辙:躺着观看青色大门前的车辙,暗含对生活的思考。
- 象管带香题:曾用象牙笔书写香气四溢的题词,显示出文人的雅致。
- 曾赋梅屏雪:写梅花与雪的诗句,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 化作西楼几缕云:一切美好都随风而逝,化作楼上的几缕云彩。
- 龙笛吟春咽:伴随着龙笛的乐声,春天的气息在轻声吟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雪相提并论,突出其清雅之美。
- 拟人:通过“龙笛吟春咽”赋予乐器以人的情感。
- 对仗:首尾相呼应,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是清雅之美的代表。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考,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龙笛:象征春天的声音,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门辙”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大门前的车辙
B. 青色的河流
C. 青色的山脉
D. 青色的花丛 -
“象管带香题”中象管的寓意是什么?
A. 诗人的身份
B. 美好的回忆
C. 对自然的描写
D. 对生活的感慨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追忆往昔的美好
C. 对梅花的赞美
D. 对人生的反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卜算子·废圃寻梅》和《春晓》,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卜算子》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春晓》则体现了对春天的普遍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陈家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