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二阕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4:05:13

玉漏近三更,蛩语喧还定。

残梦如烟越户飞,澹澹秋灯影。

豪气病中消,旧恨心头省。

黄菊西风怒作花,乍觉江城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二阕 其一
作者: 刘鹏年 〔近代〕

玉漏近三更,蛩语喧还定。
残梦如烟越户飞,澹澹秋灯影。
豪气病中消,旧恨心头省。
黄菊西风怒作花,乍觉江城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深夜时分,时间接近三更,耳边传来蟋蟀的鸣叫声,似乎喧闹又渐渐平静。残留的梦境如烟雾般飘散,透过窗户飞出,映照在昏黄的秋灯下。诗人感慨,曾经的豪情与气概在病中消散,心中的旧恨也在此时得以清醒。西风怒吼着把黄菊吹开,突然间感受到江城的寒意。


注释

字词注释

  1. 玉漏:古代计时器,形状如玉,滴水计时。
  2. 蛩语:蟋蟀叫声。
  3. 残梦:未醒的梦境。
  4. 秋灯影:秋天的灯光照射下的影子。
  5. 豪气:豪放的气概和精神。
  6. :醒悟,意识到。
  7. 黄菊:指秋天盛开的菊花。
  8. 西风:秋风,象征着冷凉的气候。
  9.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可能是指作者所处的地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黄菊”常有“菊花”象征长寿与高洁的意味,而“西风”则往往与秋季的萧瑟、凋零相联系,表现时光流逝和失去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鹏年,近代诗人,生于清末,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多样,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可能经历过个人的失落与社会的动荡,反映了他在病痛与情感上的深思熟虑。


诗歌鉴赏

《卜算子二阕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人在深夜的寂静中,借助蟋蟀的鸣叫声和秋灯的映照,勾勒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诗的开头通过“玉漏近三更”展现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随着“残梦如烟越户飞”的描绘,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冷酷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往昔的怀念。

在中间部分,诗人提到“豪气病中消”,这是对自己理想与抱负的反思,因病痛而消散的豪气令人感到惋惜。而“旧恨心头省”则是对于过往情感的审视,似乎在这个寂静的夜晚,心中积蓄已久的情感得以释放。

最后,诗中以“黄菊西风怒作花”结束,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菊在西风中怒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无畏。虽然江城的寒意突如其来,但这也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个人遭遇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漏近三更:描绘时间的流逝,暗示深夜。
  2. 蛩语喧还定:蟋蟀的叫声显得喧闹又逐渐平静,反映夜的静谧与生机。
  3. 残梦如烟越户飞:梦境如烟雾般飘散,隐喻生活的无常与短暂。
  4. 澹澹秋灯影:秋天的灯光柔和,映照出内心的孤独。
  5. 豪气病中消:豪情壮志因病痛而消散,表现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6. 旧恨心头省:对往事的回忆与反思,情感得以清醒。
  7. 黄菊西风怒作花:秋风中菊花怒放,象征生命的坚韧。
  8. 乍觉江城冷:突如其来的寒意,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残梦如烟”)、拟人(“蛩语喧还定”)、对仗(“豪气病中消,旧恨心头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个人遭遇与情感的思考,突显出生命的无常与坚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社会的敏锐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玉漏: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珍贵。
  2. 蛩语:自然的声音,生命的象征。
  3. 残梦:过去的回忆与内心的追寻。
  4. 秋灯影:孤独与思索的象征。
  5. 黄菊: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6. 西风:时光的流转与变化。
  7. 江城:环境的描绘,承载情感的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卜算子二阕 其一》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刘鹏年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玉漏”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计时器
    C. 一种药物

  3. 诗中“豪气病中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失落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秋夕》 — 杜甫
  2. 《菊花》 — 陶渊明
  3.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孤独与思索,但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
  • 《菊花》:与《卜算子》中的黄菊意象相呼应,增添了对生命坚韧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宋词三百首》
  3. 《古诗词鉴赏》
  4.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