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

时间: 2025-01-24 11:14:42

弟兄南渡各驰驱,向奉君王尺一除。

黄耳音书寄怀抱,乌衣门巷惜丘墟。

澄清孟博荣持节,雅量玄平静著书。

五桂家风殊未艾,黄山佳气蔼如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友人
王之望 〔宋代〕

弟兄南渡各驰驱,向奉君王尺一除。
黄耳音书寄怀抱,乌衣门巷惜丘墟。
澄清孟博荣持节,雅量玄平静著书。
五桂家风殊未艾,黄山佳气蔼如初。

白话文翻译:

兄弟各自南渡,各自忙于奔走,为了向君王效劳。
寄托在黄耳的书信中,表达了我对友人的思念,
在乌衣门巷中感叹昔日的繁荣已成废墟。
澄清的孟博荣正在持节出征,
而雅量的玄平则在静心著书。
五桂的家风仍未减弱,
黄山的美景依旧如初。

注释:

字词注释:

  • 弟兄南渡:指兄弟们向南方奔赴,南渡在此指流亡或出征。
  • 尺一除:指为君王效劳,除去障碍。
  • 黄耳音书:黄耳传音,指通过书信传达音信。
  • 乌衣门巷:指朱雀街一带,历史上曾为士族聚集地,象征繁华的过去。
  • 澄清孟博荣:孟博荣,指孟尝君,持节出征。
  • 五桂家风:意指家族的良好传统和风范。
  • 黄山佳气:指黄山的美丽景色。

典故解析:

  • 乌衣门巷:出自《登高》中的“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是历史上著名的士族聚集地,象征着昔日繁华。
  • 孟尝君:历史上著名的门第高贵的士人,象征着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宋代诗人,字子望,号青山,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诗歌,作品以抒情见长,常表现乡愁和友谊。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之望友人南渡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

诗歌鉴赏:

《和友人》是一首充满友谊和感慨的诗,诗中作者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兄弟相聚的情景和对往昔辉煌的追忆。诗的开头“弟兄南渡各驰驱”,直接点明了时局的紧迫感,兄弟们为了理想与责任而奔波,表现了士人的忠贞与奋斗。接着提到“黄耳音书寄怀抱”,通过书信寄托思念,表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彼此的牵挂。

“乌衣门巷惜丘墟”一句,蕴含对逝去繁华的惋惜,乌衣巷的意象承载着历史的变迁,令人在对比中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后两句提到“澄清孟博荣持节”和“雅量玄平静著书”,则表现出士人的志向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时局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弟兄南渡各驰驱:兄弟们纷纷南渡,表明了他们为理想而奔波的状态。
  2. 向奉君王尺一除:为了效劳于君王,表示士人的忠诚与责任感。
  3. 黄耳音书寄怀抱:通过书信寄托思念,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4. 乌衣门巷惜丘墟:对逝去繁华的怀念,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
  5. 澄清孟博荣持节:提到理想中的士人,表现出理想的追求。
  6. 雅量玄平静著书:强调学识和品德,表达对文化的追求。
  7. 五桂家风殊未艾:家族的良好传统未减,表现出对家族的自豪感。
  8. 黄山佳气蔼如初:黄山的美景依旧,象征着不变的美好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意象:通过乌衣门巷、黄山等意象,营造出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不懈努力,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情感与理想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衣门巷:象征着繁华的过去。
  • 黄耳音书:象征着友情的寄托。
  • 黄山: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选择题):

  1. 诗中提到的“乌衣门巷”主要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繁华的过去
    C. 未来的希望
    D. 家族的荣耀

  2. “弟兄南渡各驰驱”中“驰驱”指的是什么? A. 休闲
    B. 奔走
    C. 停留
    D. 观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下独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思念。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王之望的《和友人》与李白的《将进酒》都体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王之望更侧重于友情的细腻和历史的沉重,而李白则表现出洒脱与豪放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