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和水云》

时间: 2025-01-27 04:08:02

泪眼不曾晴,化作宵来雨。

六曲屏山万里程,有梦无寻处。

羞学倚墙花,分等沾泥絮。

愿屑香尘逐马蹄,长傍郎边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泪眼不曾晴,化作宵来雨。
六曲屏山万里程,有梦无寻处。
羞学倚墙花,分等沾泥絮。
愿屑香尘逐马蹄,长傍郎边去。

白话文翻译

我泪眼朦胧,始终无法放晴,泪水化作夜晚的细雨。
在这六曲屏山之下,我的旅程遥不可及,有梦却无处可寻。
我羞于学那倚在墙边的花朵,只分得些许沾泥的浮絮。
我愿化作那香尘,随马蹄而去,永远陪伴在你身边。

注释

  • 泪眼:流泪的双眼,形容悲伤的情绪。
  • 宵来雨:夜晚下起的雨,暗示心情的愁苦。
  • 六曲屏山: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山脉或风景,象征远行的艰难。
  • 沾泥絮:形容花瓣沾上泥土,象征自己的低微和无奈。
  • 香尘:香气的尘埃,寓意希望和追随。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倚墙花”可以联想到古诗中常用的花卉意象,表达女子的柔弱与羞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玉衔,清代女诗人,擅长抒情,作品多表现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卜算子·和水云》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与追随。开篇的“泪眼不曾晴,化作宵来雨”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悲伤感,泪水化作雨,象征着内心无法平复的愁苦。接下来的“六曲屏山万里程,有梦无寻处”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远的孤独感,尽管心中怀有梦想,但在现实的阻隔下,似乎无处可寻。
“羞学倚墙花,分等沾泥絮”一句,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卑。倚墙的花朵象征着美丽与柔弱,而沾泥的浮絮则是对自身处境的自嘲。最后一句“愿屑香尘逐马蹄,长傍郎边去”,则是诗人对爱情的渴望,愿意化作香尘,随马而行,长伴爱人左右,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执着与柔情。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愁苦又不失希望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泪眼不曾晴:表达了诗人因情感而流泪,心情无法舒展。
  • 化作宵来雨:夜晚的雨象征着悲伤的延续。
  • 六曲屏山万里程:描绘了遥远的旅程,暗示着对爱情的追寻艰难。
  • 有梦无寻处:虽有美好愿景,却无处可实现。
  • 羞学倚墙花: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羞愧与自卑。
  • 分等沾泥絮:象征着对自身地位的不满与低微。
  • 愿屑香尘逐马蹄:渴望化作香气追随爱人。
  • 长傍郎边去:愿意永远陪伴在爱人身边。

修辞手法

  • 比喻:泪水化作雨,表达情感的渗透。
  • 拟人:花朵与自我的对比,展现情感的细腻。
  • 对仗:如“有梦无寻处”,对比鲜明,增强情感表现。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孤独与渴望的主题,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泪眼:悲伤的象征,表现情感的深邃。
  • :心情的象征,承载着忧愁。
  • 六曲屏山:遥远的象征,暗示追求的艰难。
  • 倚墙花:美丽但脆弱,象征自我情感的无力。
  • 香尘:希望与追随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泪眼不曾晴”中,泪眼象征什么?
    A. 伤心 B. 快乐 C. 平静
    答案:A

  2. “有梦无寻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希望 B. 失落 C. 兴奋
    答案:B

  3. 诗中“愿屑香尘逐马蹄”体现了什么主题?
    A. 自由 B. 爱情 C. 孤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可参考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诗词对比: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对比,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寻,体现了女性在情感中的柔弱与执着。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杨玉衔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