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其三 羁所七忆》

时间: 2025-02-04 16:18:10

谢家小女。

少日红闺深处贮。

嫁与黔娄。

画匠金钗廿载愁。

甘同终窭。

未忘牛衣中夜语。

只为梭巡。

偕隐心惭举案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家小女。
少日红闺深处贮。
嫁与黔娄。
画匠金钗廿载愁。
甘同终窭。
未忘牛衣中夜语。
只为梭巡。
偕隐心惭举案人。

白话文翻译:

谢家的小姑娘,
年轻时在深闺中保存着娇嫩。
嫁给了平凡的丈夫。
画工的金钗伴随着二十年的忧愁。
甘愿同居于穷困之地。
却未曾忘记在牛衣中夜间的交谈。
只为生活的琐事而徘徊。
心中羞愧,像是举案的那个人。

注释:

  • 谢家小女:指谢家的女儿,表现其出身。
  • 少日红闺:形容年轻时的生活环境,红闺指少女的闺房,深处表示封闭的空间。
  • 黔娄:指平凡的丈夫,意指生活的简单和朴素。
  • 画匠:意指手艺人,暗示生活的艰辛。
  • 牛衣:指牛衣(牛皮做的衣服),象征贫困的生活。
  • 梭巡:指日常生活的琐事和烦恼。
  • 举案人:可能指传统中为家庭奉献的角色,表达自责和羞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士禄(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词和诗著称,作品多描绘生活琐事,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角色的局限,表达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无奈与责任。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 其三 羁所七忆》是一首抒情性极强的词作,王士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种种情感与苦恼。词中描绘的小女儿从深闺出嫁,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二十载的愁苦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她甘愿与丈夫共度贫困生活,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责任感。然而,夜间的牛衣中却依然留存着她年轻时的梦幻与憧憬,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责任的压迫。

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王士禄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女性柔弱而又坚韧的内心世界,传达出对平凡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反映了个人与社会、责任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谢家小女:引入主角,暗示出身背景。
    • 少日红闺深处贮:回忆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 嫁与黔娄:描述婚姻的选择,象征平淡的生活。
    • 画匠金钗廿载愁:暗示生活的艰辛与忧愁。
    • 甘同终窭:表现出女性的无怨无悔。
    • 未忘牛衣中夜语:怀念过去的甜蜜时光。
    • 只为梭巡:生活琐事的烦恼。
    • 偕隐心惭举案人:表达自责与羞愧。
  • 修辞手法

    • 对比:年轻时的美好与成长后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生活的琐事拟人化,表现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女性角色的思考,展现了她们在婚姻与家庭生活中的情感挣扎,体现了对生活的坚韧与执着。

意象分析:

  • 红闺:象征青春与美好。
  • 牛衣:代表贫困与辛劳。
  • 金钗:象征婚姻的承诺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谢家小女”指的是: A. 谢家的女儿
    B. 画匠的女儿
    C. 贵族的女儿

  2. “甘同终窭”表达的意思是: A. 愿意与丈夫共同生活
    B. 不愿意过贫困生活
    C. 不愿意结婚

  3. “牛衣中夜语”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幸福
    C. 怀念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王士禄的作品更注重对平凡生活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两者都展现了女性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情感世界,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士禄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