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厚后弟强甫韵》

时间: 2025-02-04 15:45:55

老禅和筑退居庵,识路何须待指南。

野叟得年今九九,星翁布算更三三。

有诗入梦撩灵运,无藁藏山愧史谈。

愚智同归一抔土,管他后世传非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禅和筑退居庵,
识路何须待指南。
野叟得年今九九,
星翁布算更三三。
有诗入梦撩灵运,
无藁藏山愧史谈。
愚智同归一抔土,
管他后世传非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老禅师和建筑师隐居在庵中,认识的路不需要等到指南针。野老如今已经活到了九十九岁,而星翁的算命术又加了三三。梦中有诗在撩动着灵感,而无稻穗藏于山中让我愧疚于历史的讨论。愚蠢和智慧最终都归于一捧泥土,管他后世怎么传说我。

注释

  • 老禅:指年长的禅师,隐士。
  • :建筑,构筑,指建筑师。
  • 任意:毫无约束地。
  • 九九:古代认为的长寿,九十九岁。
  • 星翁:指算命的老人。
  • 灵运:灵感,诗意。
  • 无藁藏山:没有稻草藏于山中,指没有成就。
  • 非聃:非指老子的名字,聃是老子的姓氏,诗人对于后世的评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杰,号白云,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气势磅礴著称,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思考人生哲理,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时间、生命的感悟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隐居的老禅师和建筑师的形象开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诗人在这里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强调了智慧与愚笨的最终归宿都是一捧泥土,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淡然态度。

诗中提到“识路何须待指南”,表明了对自我修行与觉悟的重视,强调了内心的明朗与清晰。接着提到的“野叟得年今九九”,则是对长寿的赞美,体现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而“星翁布算更三三”则带出一种对命运的思考,算命的星翁在诗中成为了命运的象征,体现出对个体命运与宇宙规律的探寻。

后半部分提到“有诗入梦撩灵运”,表达了诗人在梦中得到灵感的愉悦,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和追求。而“无藁藏山愧史谈”则反映出对历史成就的谦逊,表现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反思。最后两句则升华了主题,强调无论是愚笨还是聪明,最终都将回归自然,留给后世的只是一捧泥土,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禅和筑退居庵:描述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
  • 识路何须待指南:强调内心的智慧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 野叟得年今九九:赞美长寿,感叹生命的可贵。
  • 星翁布算更三三:暗示命运的不可捉摸和对未来的思考。
  • 有诗入梦撩灵运:表达对灵感的渴望和创作的快乐。
  • 无藁藏山愧史谈:反思自我成就,对历史的谦逊。
  • 愚智同归一抔土:揭示人类最终的归宿,强调生命的平等。
  • 管他后世传非聃:对后人评价的淡然态度,表现出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老禅”和“筑”,形成对比。
  • 比喻:将名利成就比作泥土,体现出生命的无常。
  • 拟人:将灵感形象化,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生的意义展开,表达了对生命的淡然态度和对历史成就的谦逊思考,体现出一种对自然法则和命运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和内心的智慧。
  • :代表自然与隐逸生活。
  • :象征生命的归宿,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禅”指的是:

    • A. 年长的修士
    • B. 一位诗人
    • C. 一位政治家
  2. “识路何须待指南”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需要他人指引
    • B. 内心的智慧足够
    • C. 迷失方向
  3. 诗的最后一句“管他后世传非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 A. 对名声的渴望
    • B. 对历史的淡然
    • C.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王维的作品都有对自然的描写,但刘克庄更多地体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侧重于心境的表达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