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族兄计院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45:53

□□虽存阙北王,君公已陶墙东□。

□□□□□□□,□下首阳谁拙工。

兄健享年过寿□,□□□□□□蓬。

客嘲宾戏都休管,双耳新来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族兄计院二首》
作者:刘克庄

首首:
虽存阙北王,君公已陶墙东。
下首阳谁拙工,兄健享年过寿。
客嘲宾戏都休管,双耳新来渐。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尽管阙北的王仍在,我的朋友已在陶墙的东边。
下首的阳光,谁又是拙劣的工匠呢?
兄弟健在,享年已过高寿。
客人嘲笑、宾客戏弄的事都不必去管,
双耳新来逐渐听到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阙北王:指的是某个地方的王,可能指王朝或具体的人物。
  • 陶墙:指的是陶土砌成的墙,象征着家园或栖身之所。
  • 下首:这里指的是某个位置或方位。
  • 阳:指阳光,也可以引申为温暖、光明。
  • 拙工:拙劣的工艺或技艺。
  • 兄健:意指健康的兄弟。
  • 享年:指活到的年纪。
  • 嘲宾戏:指客人之间的嘲笑和玩笑。
  • 双耳新来:形容新近听到的事情或消息。

典故解析:
无较为明显的古典典故,但“阙北王”可能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或家族地位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白云,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蕴含对时局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可能是在一次家族聚会或对兄弟的祝寿之际创作,反映了诗人与亲友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生活、年华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和族兄计院二首》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人、朋友的关切与祝福。阙北王的提及,似乎暗示着一种对过去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描绘家庭聚会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首阳光的比喻,既带有对未来的期许,也隐含着对过往的反思。

在“兄健享年过寿”的句子中,诗人对兄弟长寿的祝愿显得格外真诚,体现出浓厚的亲情。而最后两句则显露出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表达了对客人之间嬉笑的无所谓,体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虽存阙北王,君公已陶墙东。
    诗人以“阙北王”开篇,暗示着对某种权威的怀念或思考,同时提到“君公”已在陶墙之东,造成一种时光流逝的感受。

  • 下首阳谁拙工,兄健享年过寿。
    诗人用“阳”来引出对兄弟的祝福,“拙工”则暗示了对生活技艺或处事能力的自谦。

  • 客嘲宾戏都休管,双耳新来渐。
    最后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外界嘲笑的无所谓,反而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强调了自我感受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下首阳”将阳光比作一种温暖的氛围。
  • 对仗:“兄健享年过寿,客嘲宾戏都休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亲情、时光流逝与对生活的感悟展开,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珍视和对生活态度的豁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阙北王:象征权威或过往的记忆。
  • 陶墙:象征家园和温暖。
  • :象征光明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阙北王”指代的是哪个地方的王?
    A. 南方
    B. 北方
    C. 西方
    D. 东方

  2. “兄健享年过寿”中的“享年”指的是什么?
    A. 年龄
    B. 健康
    C. 寿命
    D. 成就

  3. 诗人对待生活琐事的态度是?
    A. 认真对待
    B. 无所谓
    C. 斤斤计较
    D. 忍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春望》中的忧国忧民情怀与《和族兄计院二首》中的家庭温情,前者更具社会责任感,而后者则体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温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宋代诗词概论》
  • 《刘克庄诗词集》

以上为《和族兄计院二首》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